□通讯员/李明星仝军
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一。精河县托里镇乌兰旦达盖村烟花爆竹声不断,家家户户都在开开心心过大年,欢欢喜喜迎新春。
对于村民甫·巴特孟克来说,新年可谓双喜临门。前不久,女儿结婚成家了,自己又搬进了新盖的安居富民房,日子越来越红火,甫·巴特孟克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
大年第一天中午,甫·巴特孟克的
女儿和女婿全都回来了,全家
人围坐在新房里一起看着春晚,吃着团圆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可谁能想象,就在半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他家的房子成了一片废墟,“那时候觉得生活没了奔头,现在的生活全是奔头!”甫·巴特孟克看着身边幸福的一家人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甫·巴特孟克兴奋地带着笔者参观他的新房,约120平方米的四室两厅内,舒适的沙发、葱郁的绿植,加上门口的大红色蒙古文的对联,更让他的新居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最近,有许多亲朋好友打电话说要来新房拜年呢!”甫·巴特孟克非常满意现在的新居,他用拳头用力捶了几下墙壁,发出了“咚咚咚”的厚重声音。他说:“以前住的土坯房子,你看,现在的房子都是水泥钢筋,特别结实,并且每一扇窗户都很大,采光非常好,冬天的阳光照进屋里暖洋洋的。除了新房,党和政府还给我们修了统一的围墙大门,院子里打了水泥地坪。通过政策补贴,我只花了5万元就住进了这么好的房子,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说起生活的变化,甫·巴特孟克的妻子阿·赛丽格林说:“过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地震后仅仅半年的时间,我们村里盖了房、修了路、种了树、安了路灯,还通了自来水,这完全得益于党的好政策。”
如今的乌兰旦达盖村已经“脱胎换骨”,一排排整齐的安居富民房、一条条笔直平整的小巷道、一面面崭新鲜艳的五星红旗,让村子充满了生机活力。
甫·巴特孟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他还是精河县蒙古长调协会会员,曾经在牧区开过牧家乐,他以过硬的厨艺和优美的蒙古长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牧家乐的生意一直不错,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村子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甫·巴特孟克就萌生了在村里开四季牧家乐的想法。他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对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我想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大干一场,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目前,他已经在院子里搭建好了蒙古包。他计划天气回暖后,在自家新房的旁边再盖一间房,当作牧家乐的厨房,然后在院里种上瓜果蔬菜,夏季供游客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