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我奋斗 我幸福】马进德:从牧羊少年到合作社带头人

时间:2018-03-03

□本报记者/杨舒涵黑宏伟

3月1日,记者来到距市区20多公里的塔城市博孜达克农场别尔孜哈拉苏村,见到了金元德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马进德,一个挥着羊鞭,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人。

少年接过父亲的羊鞭

马进德穿着一件黑色上衣,安静而沉稳。沉默时,这个45岁的男人脸上总带着微笑。

马进德从小在牧场长大,不是倚着羊群安睡,就是在马背上眺望羊群和远方,儿时的梦里也是父亲驱赶羊群的吆喝声。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父亲在农场给集体放羊,母亲也跟着父亲四处转场。我出生后,一直跟着父母放羊。”7岁时,马进德就学会了骑马,学会帮父母放羊。

命运似乎对马进德十分严苛。11岁那年,父亲一觉醒来,就再也起不来了,“我看到他的脸色蜡黄。”马进德说。返回农场后,父亲被送往塔城地区医院,诊断结果为肝癌晚期,很快,父亲离开了人世。

悲伤过后,马进德接过父亲沾满汗水的羊鞭,也接过了父亲未完成的放牧任务。

“当时集体给我的工钱是一个月一只羊五毛钱,我就尽量多放一些,最多时放到200多只。后来结工钱的时候,集体以每只羊8元、10元的价格抵我的工钱,这样我从最初的十几只羊发展到五六十只羊。除了生产母羊外,我把其他羊以每只15元—20元的价格拿到市场上去卖,手上就有了些钱。”马进德说。2001年,他骑上了村里的第一辆摩托车,开上了村里的第一辆桑塔纳轿车。

创业路上无惧风雨

20多岁时,马进德喜欢上一个农家姑娘,很快结了婚。没想到,最关心他的二姐突然撒手人寰,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而他的哥哥因为身患残疾,家庭生活一度陷入贫困。此时马进德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于是他将两个外甥接回家中照顾,并在经济上不时地接济哥哥。

面对家庭的重担,马进德开始琢磨其他生财之道。正在此时,村里分了80多亩地,他全部种上了小麦和苞谷,并将羊的养殖数量扩大到1000多只,还另外承包了200亩农田,雇人种植。

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2004年,庄稼突然减产,投进去的种子、农药、人力等费用都打了水漂。来不及喘口气,2005年,羊肉价格突然大幅下跌,“羊都是高价买进的,二三十块钱一公斤的羊肉,10块钱卖都嫌贵。羊贩子也不来了,几十万元的积蓄赔得精光。”马进德告诉记者。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夜里,卖羊后往家赶的马进德遭遇车祸,右胳膊骨折。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妻子失去了安全感,“我叫他别再折腾了,就安安心心把自己的地种好,过普通人的日子就行了。”妻子马金花说。但马进德并不甘心,拖着受伤的胳膊,他又开始奔波。

“父亲在世时告诉我,‘养羊羊不亏你,种地地不亏你,只要自立就不会亏自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从哪里跌倒,一定要从哪里爬起来!”马进德说。

凭着一股子韧劲,马进德从农田里发现了商机。2005年,他从银行贷款5万元,凑钱买了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3年间,他先后购置了价值五六十万元的农机,日日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靠着诚实守信、踏实肯干,2012年他再次贷款60万元,购进一辆进口农机,仅当年就犁地2.7万亩,耙地1万亩,收入达到100多万元。

扩大规模共同致富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马进德十分关注新闻。2013年,他得知国家出台了鼓励发展种养殖合作社的政策,立刻四处打听,和亲朋好友商量创建合作社的事。

“前些年贩牛羊,我发现肉牛的利润可观。现在养牛的人越来越少,市场上牛肉的价格却一年高过一年,我觉得这是个机会。”马进德说。他发起倡议后,很快得到响应,由8个人出资入股的金元德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借助政策支持,马进德低价租到了近200亩的场地,并得到了150万元的贷款。今年,合作社又扩大了规模,新疆褐牛和西门塔尔牛存栏320头,马进德在银行顺利贷到了400万元。

走进养牛场,记者看到,4000多平方米的牛栏里,300多头肉牛悠然地吃着草料。马进德算了一笔账,一头优质肉牛售价可达万余元,320头肉牛陆续出栏,就是300多万元。除去场地租金、管理费用、饲料成本和买牛的钱,不到两年就可以还上贷款。

下一步,马进德打算等条件成熟后申报定点屠宰加工点,把合作社打造成一个集养殖、牛肉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合作社。

马进德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他和儿子商量了,要通过互联网寻求牛肉深加工投资合作伙伴,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与市场的有机对接,真正打出一个叫得响的牛肉品牌。他还有个想法,就是要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带领更多村民一起发“牛”财。

  • 上一篇:【我奋斗 我幸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下一篇:全国政协会开幕前一天,记者“探营”住疆全国政协委员驻地发现—— 履职的脚步一刻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