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在库尔勒纺织服装城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里,沙尼艳木·司马义(左)正在给新来的员工指导工作。
□文/图本报记者夏青
3月5日上午,库尔勒纺织服装城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纺纱机前,48岁的厂长助理沙尼艳木·司马义正在指导新来的员工接细纱头。
沙尼艳木告诉记者:“我走出农村进入纺织行业已28年了,现在每个月收入5000多元。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念头:努力工作,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
1990年7月,高中毕业在家务农的沙尼艳木参加了尉犁县举办的棉纺知识培训班,结业后成为县棉麻纺织厂的一名纺织工。当时一同进厂的有100多人,其中不少人因吃不了苦或技艺不精陆续离开,而沙尼艳木把进厂务工看作机遇,努力学习技术,再苦再累都没怨言。
沙尼艳木说:“刚进厂时,我特别幸运地拜了一位好师傅。她和我是同龄人,非常耐心地教我学技术、学普通话,没多久我们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厂里举行的挡车工比赛上,我们分别获得了师傅组、徒弟组第一名。”
2006年,沙尼艳木在挡车工的岗位上已经干了16个年头,也成了厂里老资格的师傅,跟着她学技术的徒弟来了一批又一批,而她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为了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知识面,沙尼艳木想学空调技术,改善车间湿度条件。纺织车间温度和湿度环境很重要,关系着纱线的质量,太干容易断裂、太湿不易保存。爱钻研的沙尼艳木不久就熟练掌握了各项技术,成为厂里为数不多的女空调技工。
2015年,沙尼艳木从尉犁县棉麻纺织厂来到库尔勒纺织服装城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工作。现在,她使用的气流纺纱设备是全国最先进的,纺出的棉混纺纱和涤纶混纺纱填补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特种纱的空白。
“这些年,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感受到工厂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前环境不好,机器也少,基本都要靠双手操作;现在,工厂绿树成荫,机器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先进高效的低噪声设备可以帮我们省好多心,劳动强度也比过去小多了。”沙尼艳木说。
28年来的执著奋斗让沙尼艳木从一名普通纺织女工成长为技术全面的管理者,工资也从最初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现在的5000多元。“我家现在住上了80平方米的新房子,去年还买了小轿车,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沙尼艳木自豪地说。
在国家好政策的带动下,库尔勒纺织服装城纱锭将达到1000万锭,同时,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内的服装厂、粘胶纤维厂、印染厂等也相继建成投产,商贸、旅游、物流等相关产业也迅速发展,大批南疆籍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开启人生的新征程,沙尼艳木则成为其中不少人的启蒙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沙尼艳木希望新员工们能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