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通讯员 安晓龙 仝军)3月14日,我们乘坐着托里镇查干莫墩村牧民曲·草克塔的车,一路颠簸来到了距离托里镇20余公里的呼斯台养殖专业合作社,只为一睹朝克塔养殖合作社的风采,感受一把他的致富梦。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草克塔成为了镇里的养殖大户,他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今年30岁的他已经是大家心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说起畜牧业养殖,曲·草克塔笑着说:“我这也是子承父业吧”。三十多年前,朝克塔的父亲就是靠着养殖养活了一家4口。草克塔从学校毕业后,在外务工。但是,从小就和牛羊一起长大的他,心里一直想着能回家发展养殖业。2014年,草克塔回到家乡后接受了父亲的产业。通过几年在外学习到的各种知识,运用到了家里的牛羊养殖上,一年就创造了20余万元的收入。
虽然草克塔闯出了一片小天地,但他总觉得生活中似乎还缺些什么。“我是土生土长的牧民,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村里的条件还相对差一点,我就想能不能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创造幸福生活。”草克塔想到父亲养殖大半辈子却没能形成产量,认为家乡的养殖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深思熟虑后,草克塔打定主意,准备成立合作社。
2015年,草克塔就找到村里几个好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呼斯台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社员以牛羊入股,年底进行分红,社员将牛羊教给朝克塔养殖,他们则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合作社初期还在以放养为主,每年4月,朝克塔都要边走边放牧5-7天的时间到深山中放牧。每年的7至8月再驱赶羊群从深山到山下的定居点,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还很危险。
草克塔说:“老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再增加太多的收入,只有改变,合作社才能壮大起来。”说干就干,朝克塔四处去取经,向其他的养殖大户学习养殖经验,有不懂的地方就拿出手机,上网查找解决方案。经过一年的实验养殖,草克塔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气候、温度等条件的养殖方式。
“3月至6月天气还不算太热,最适合在圈里圈养的是绵羊、萨福克羊和多胎羊。七月中旬到十月初,室外温度高,羊圈里的湿气大,这时候最适合圈养的是山羊。”草克塔通过自己总结出的经验,2年的时间,就将合作社最初的800只生产母羊和28头牛变成了现在的1500余只生产母羊和60余头牛。牛羊的数量、质量提高了,大家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社员每年年底的分红也增长了近十万元。
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了,草克塔就想着再扩大规模,他计划8月再去一次内蒙古,学习一下当地合作社的新技术,再购买一些新的设备和小羊,再把合作社的规模扩大。“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光要靠好的政策,还要自己更努力。我希望在多带领一些我们的牧民,大家抱团发展,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让我们的产品走的更远一点,钱挣得更多一点,我们牧民的生活就能更幸福。”草克塔笑着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