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通讯员 魏志源)3月23日,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强图别克村村委会里热闹非凡,走近一看,原来是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呼图壁县引进的20头西蒙塔尔种公牛拉已经全部进圈,大家脸上的笑容如此灿烂。
这个村位于窝依莫克镇政府驻地以南15公里,全村共116户367人,属于农业村,也是自治区级贫困村。自从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想法设法让村民走上致富路。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国亭说,强吐别克村虽为农业村,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村民构成又多为牧定居牧民,养殖业仍然是广大村民最直接和最熟悉的生产方式。工作队通过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村内大部分农牧民都是以饲养当地母牛繁殖仔牛为主,大畜养殖存在母牛缺乏优良种公牛配种,所产牛犊生长慢,价格低,效益低等现实问题。
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驻村工作队经过与县委、镇党委沟通,多方征询专家意见,充分利用喀纳斯旅游公司帮扶资金,为改良畜群结构,增加农牧民养殖收入,决定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通过引进优良种公牛为村内生产母牛配种,使农牧民手中的生产资本大幅增值,还可以面向周边村对能繁母牛进行配种,改良本地大畜品种,大幅提高养殖效益。
有了计划,就开始行动。当日,20头西蒙塔尔牛全部浩浩荡荡进入强吐别克村后,经过工作队和村“两委”商量后,并拿出了管理办法:种公牛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统一管理,与村内养殖条件成熟的农牧民签订代养殖协议,让党员带头搞养殖,免费为村内母牛配种繁殖。
品种不一样,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一样。该村党支总书记努尔兰·桑斯孜拜算着经济账,经过西门塔尔种公牛杂交的牛犊相比原来本地牛犊每头可增加效益1500-2000元,按照全村920头生产母牛80%的成功配种比例计算,736头良种牛犊即可带来增收110-147万元。
在一旁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特列吾别克·马丁满脸洋溢喜悦的笑容,他说:“这种牛就是不一样,不仅长得快,个体大,易饲养,而且肉质好,价格高。种公牛的发放对今后我们的扩大养殖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大幅带动我们增收致富。”
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一直是工作队追求的目标。“下一步,计划用帮扶资金购买西门塔尔母牛40头,建设300平米的暖圈,储备饲草料。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努力把强吐别克村打造成全布尔津县范围内培养西门塔尔牛的基地。”刘国亭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