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村民就业不出村 脱贫致富有渠道

时间:2018-03-31

编者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社科专家‘新春走基层’专题调研活动”,社科专家们将深入喀什、和田地区基层调研当地扶贫措施,天山网记者跟随调研专家一同走进喀什、和田地区,了解当地精准扶贫举措,感受南疆农村的发展变化。

自治区社科联调研组一行走进皮山县养驴托管所进行调研。

天山网讯(记者赵敏摄影报道)“公司+合作社+卫星工厂+农户”是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农民普遍的增收模式。如今喀什、和田地区的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农民工人”、“产业工人”。

连日来,记者跟随自治区社科联调研组一行深入喀什、和田地区基层调研发现,喀什、和田地区围绕优势产业创建扶贫“卫星工厂”、农民合作社,不仅助力农民就地就近不出村实现就业,还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工厂开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不用愁

3月30日,村民汗祖热姆 ·苏莱曼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来到核桃加工厂开始一天的劳动。

汗祖热姆 ·苏莱曼所在的核桃加工厂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乌吉热克乡巴什硝尔艾日克村,该村以核桃生产、加工为主。2017年,巴什硝尔艾日克村新建了一座“卫星工厂”,将全村富裕劳动力中不具备外出就业条件的村民吸纳到村卫星工厂就业。自此汗祖热姆 ·苏莱曼成为“卫星工厂”中的众多工人之一。

汗祖热姆 ·苏莱曼告诉记者,她从去年开始就在工厂打工,平均一天能赚60元钱,干得多就赚得多,一年能赚1万多元。

而在此前,汗祖热姆 ·苏莱曼仅靠打零工和捡棉花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开销。

“现在,我们全家一年收入有三万多元,工厂开在家门口,相比之前捡棉花、打零工,收入更加稳定,离家也更近了。”汗祖热姆 ·苏莱曼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98名村民在“卫星工厂”实现稳定就业,其中贫困户48人,从事核桃脱壳、核桃仁分拣等工作。

“工厂按照工作量计算,以核桃分拣为例,每天每人平均可以分拣80-120公斤,按照每公斤0.5元的价格,每天可收入50元左右,月平均工资可达1300元以上,从而实现富裕劳动力稳定就业。”叶城县乌吉热克乡党委副书记熊建忠说。

一直以来,叶城县被称为“中国核桃之乡”,如今,遍布全县的核桃“卫星工厂”和合作社已带动当地1.5万人就业。

企业+合作社农民增收渠道多

事实上,在喀什、和田地区这样的“卫星工厂”可谓是遍地开花,不仅是“卫星工厂”,农民合作社也成村民脱贫致富的一大途径。

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几乎家家都养驴,驴产业已成为皮山县脱贫攻坚的主要项目之一。

据介绍,目前,皮山县驴存栏32775头,为壮大养殖规模、改良品种,皮山县计划2018年购进生产母驴11000头,种公驴700头,预计年末存栏驴达5.1万头。

近日,买买提 ·艾则孜托乎提在皮山县乔达乡成立了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驴托管所,为当地农牧民发展养驴产业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该托管所实行按农牧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让农民选择托管方式,养驴农户和托管所签订合同,托管所负责养驴、繁育医疗,保证一年一头母驴繁育一头驴驹。

“一头驴价值8千元到一万五千元,母驴还能生产、有驴奶,但因农民9月要去捡棉花,驴没人管,还有一些人不会养驴,所以他们的驴都需要托管。”买买提 ·艾则孜托乎提说,农民把驴送到托管所,这些问题就都不用操心了。

买买提 ·艾则孜托乎提告诉记者,目前托管所有210头驴,驴身上全是宝,不仅是驴奶、驴肉,驴皮、驴尿也大有用处,托管所和企业进行合作,仅驴奶、母驴繁殖的纯利润就达17万元。

记者了解到,托管所也就是农民合作社,托管所成立后,该村的10名贫困人员到托管所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不仅如此,村民托管的驴还可实现利润分红。

村民玉苏普江 ·托合提家里有五口人,此前他仅靠家里的几亩地和低保过日子,来到托管所就业后,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

玉苏普江 ·托合提说:“现在我每个月有近2000元的工资,同时我家里的两头驴也在这里托管,年底还能实现利润分红,相信在党的好政策下,只要努力,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看着玉苏普江 ·托合提对未来美好生活信心满满,自治区社科联调研组一行对喀什、和田地区的扶贫模式感触颇深。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斌说,“卫星工厂”+合作社这一模式非常实用,但关键需延伸产业加工链条,变基础加工为精深加工,做好品牌与包装,同时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这样才能真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叶城县“卫星工厂”,村里的妇女正在进行核桃初加工。

买买提 ·艾则孜托乎提正在照看托管所中的驴。

  • 上一篇:唐艳:生命之花在阳光中绽放
  • 下一篇:【两会精神照新疆】只争朝夕 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