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记者陈晨报道)“在我们牧场医院,常洪波、程建梅夫妇把年轻患者视作他们的孩子,把年老患者当成他们的父母。他们舍弃与父母和子女团聚的机会,跨越天山来到昆仑山,我觉得这对执业医师夫妇就是牧场‘白求恩’!”5月9日,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党委书记、政委施永学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地处昆仑山北麓高寒山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团场,医疗卫生水平相对滞后。按照兵团党委医改工作部署,兵团第六师医院对口支援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医院,着力解决一牧场干部职工“看病难”问题。
2014年7月30日,常洪波、程建梅夫妇成为第六师医院首批挂职一牧场医院的医生,他们倾情为全场干部职工、附近乡村群众以及奴尔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者提供医疗服务。
把“家”安在医院里
常洪波、程建梅夫妇刚来时,一牧场医院在距离场部2公里的六连,一排低矮的平房就是医护人员的办公场所。整个医院只有1名执业医师、4名护士、105种基本药物,年均门诊病人不到2000人。
“缺医、少药,医疗设备落后,甚至没有像样的手术室。一家团级医院竟然8年无法正常接收住院病人,也没有开通可用医保卡结算的住院平台。全场干部职工生病后,只能到附近乡(镇)医院或者和田市就医。”常洪波、程建梅夫妇回忆他们来时的情景。
“既然来了,作为一个党员,就要踏踏实实为这里的干部群众做点事!”常洪波在工作中这样激励着自己和程建梅。
常洪波被任命为医院副院长,主持全院工作。常洪波带人清点药房,提交补充基本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申请,并利用从医20多年的工作经验,坐诊看病,他还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开设了中医理疗室,运用艾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技术治疗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渐渐得到一牧场患者的认可,来找常洪波和程建梅夫妇看病的职工常常坐满了诊室。
除了在医院坐诊,常洪波还会带着药箱,到行动不便的群众家里上门看病。
60岁的一牧场职工艾科拜尔·阿卜杜热合曼今年1月在乌鲁木齐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医生建议他在家卧床静养。为监测他的术后恢复情况,常洪波经常到艾科拜尔家为其做免费检查。
2015年初,兵团投入430万元修建的医院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常洪波申请的基本药物和医疗设备也配置到位。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药物和医疗设备配套到位,兵团第六师医院及时为一牧场医院配置了20张功能齐全的病床,使这家医院终于结束了8年无住院病人的历史。
5月9日下午,记者在医院采访时,与一牧场相距不远的策勒县奴尔乡尤喀克阿其玛村75岁的村民图尔荪尼亚孜·托和提玉苏普搀扶着妻子布威海丽且·图尔逊来到了医院。他说,这些天,老伴的血压又高了。
得知布威海丽且上次在医院开的药没按时服用,常洪波医生说:“奶奶,你家里有药就要按时吃,不能血压降了就不吃了。”布威海丽且点头称是。
“自从挂职医生来了后,一牧场医院的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图尔荪尼亚孜深有体会地说。
一牧场给常洪波、程建梅夫妇安排了住房,但医院太忙,夫妇俩在医院办公室又安了一个“家”。
全心全意为职工看病
随着春天的到来,一牧场各连队迎来了产羔育幼的忙碌时节,常洪波、程建梅夫妇带领医务人员经常深入到山里的4个连队开展“送医下连队”义诊活动。
4月10日上午,“送医下连队”义诊活动开始了。经过40分钟的爬山越岭,由7人组成的医疗队第一站来到了距离场部40多公里的一连。
55岁的一连女职工布威海力且汗·艾沙在放牧点放羊,她听说义诊活动后,又是骑毛驴,又是坐摩托车来到了连部,“现在正是产羔季节,没时间下山。常医生来这里给我们送医上门,我很感谢他。”布威海力且汗说。
在去年底的一次检查中,常洪波发现布威海力且汗有较重的胆石症,建议她尽快到和田市做手术。今年2月布威海力且汗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做了胆结石手术。“和田的医生给我说,再晚来性命就难保了,想想都害怕,要不是常医生,我也许就没命了。我今天来让常医生看看,我今后要注意什么事项。”
牧区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不少职工健康意识薄弱,常洪波、程建梅夫妇带领的医疗队每次上山不仅要带上常规检查的设备和药物,还要给职工开展健康知识宣讲。
在给一连的60多名职工诊疗后,吃过简单的午饭,医疗队又匆匆赶到二连。
二连连长图尔荪托合提·斯拉吉说:“自从常洪波、程建梅夫妇来到我们牧场医院后,全心全意为职工看病,二连党支部的任务就是组织职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通过我们的预防干预,人畜共患病、地方病的发病率在下降,像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等,我们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常洪波说,“近三年来,医院开展‘送医下连队’义诊活动,遍及一牧场八个连队,免费为牧区职工开展心电图、B超等检查,免费发放价值2万多元的药品、防护用品,直接受益达4000多人次。”
“作为农村娃娃,这点苦我们吃得了。”
奴尔河水利枢纽工程离一牧场场部有17公里,去年7月15日动工建设。刘伟是参加工程建设的一名女职工。她在去年9月4日下午遭遇车祸。常洪波首诊后,立即用救护车把她送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做了腰椎手术,在静养阶段的换药就成了常洪波院外治疗的一项工作。每次换药时,为减少刘伟的疼痛感,常洪波总会讲一些人生故事。“不知不觉就给我换完药了。在看病时听故事,我还是第一次经历!”刘伟说。
今年4月7日晚上11时,自治区水利厅驻策勒县博斯坦乡阿亚克喀拉苏村工作队正在开会,队员孙军伟突然晕倒了。当夜被紧急拉到附近的一牧场医院,经过一个晚上的抢救治疗,症状减轻了许多。孙军伟说:“那天去的时候,气短、不舒服,常洪波、程建梅夫妇医术好,态度好,我很感谢他们!”
参加奴尔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人员有七八百名,感冒发烧、跌打碰伤等都在一牧场医院治疗,工程建设人员每年的体检也由一牧场医院负责完成。
为了牧场职工、水利工程建设职工就医方便,一牧场医院建立了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还开展了业务水平及服务意识培训,帮助医院的医生护士提高业务服务水平。
“我们基本上每天都是24小时值班。常洪波对我说,兵团一代人已经在这儿奋斗了几十年,现在这里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作为农村娃娃,这点苦我们吃得了。”程建梅说。
近三年来,一牧场医院门诊人次年均增长95%,住院病人年均增长230%,基本药物从100多种增至300多种,医院的专业技术及服务态度得到牧场职工、附近村民和水利工程建设者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