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当下的中国,“世界读书日”已经成为爱书者的节日。事实上,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久前,新华网和亚马逊中国联合,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对超过14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超过50%的人年阅读量在10本书以上。最有意思的是人们对阅读意义的认知:85%的人认为阅读让精神生活更丰富,67%的人认为阅读能让自己远离焦虑,53%的人认为读书能涵养气质,46%的人认为读书有助于提升工作技能。看来,人们把读书当作“包治百病”的“万金油”了。
这虽然有点夸张,却也道出了某些真实。比方,这两年有个很热的话题“中年危机”,让笔者这样的中年人看着很有点闹心。四五十岁了,在职场打拼了20多年。在别人眼里,有房有车,事业也稳定了,你却“危机”了。因为每年都有大批生机勃勃的80后、90后,甚至00后,成为你的新同事,他们除了具有年龄、体能优势外,更装备了精良的“新知识”“新技能”。相比之下,60后、70后们已经离开大学校园二十年上下,知识已经老化,岂能没有“危机感”。说到底,所谓“中年危机”就是人到中年后,新一轮的“本领恐慌”。既然找着“病根”了,也就不难治了。学习一两门新本领,自然恐慌会大大减少。在笔者周围,人们度过“中年危机”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读书学习。这就不难理解,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各类“读书会”风生水起,参与者却多是工作繁忙的中年人。
这两年还有个风靡全国的文化现象:人们愿意在网络上、手机APP上,为自己喜欢的知识产品埋单。在新华网和亚马逊中国的联合问卷调查中,80%的90后、00后经常购买电子付费读物。有业内人士认为:网上的知识消费热,让中国进入了“知识付费时代”。笔者也是一位知识付费者,通过一个英语学习APP,在手机上学习英语口语,并且为此长期付费;同时还订阅了一个付费的个人公众号。以往这些知识要通过上培训班、阅读报刊才能获得;如今,以付费的形式从网上获得。不得不说,以笔者的体验,网上的付费知识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阅读方式,采用了最新科技的网络学习更生动、更节省时间。比方说,现在许多人喜欢“听书”,你可以边干家务活,边听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说到底,“知识付费”就是网络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新方式而已,其本质,依然是读书。看看当下的“知识付费”有多火,就不难想象人们的读书热情有多高。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这两年,“文化养老”渐渐热了,读书看报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人老了,不是都能走万里路了,读书看报是和这个世界保持密切关联的最物美价廉的方式。单位附近有个小小的报刊销售点,各类刊物都销得不错。老板说,退休的老同志是固定读者。同事中有长年订报纸的,都是为老爸老妈定的。阅读让老同志可以神游更广阔的世界,还让他们在子女面前“不落伍”,由此带来的是精神的愉悦,还伴随着身体健康。
看来,读书既是生存之需,也是精神之需。从小到老,人的一生都难以离开阅读。三国时,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我们而言,恐怕要
换作:何以解忧?唯有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