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嫣
据天猫统计数据,2018年“双十一”新疆交易金额达15.44亿元,对外销售总额同比增长67%。新疆人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主要是干鲜果品等特色农副产品,最受欢迎的特产是坚果炒货、冰糖心苹果、黑蜂蜂蜜、长绒棉被芯、库尔勒香梨等。
从2012年的2.7亿元到今年的15.44亿元,用今非昔比、超乎想象来形容新疆特色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销量突飞猛进的战绩,一点也不为过。十年前,在新疆,或许有人还不明白电商为何物;十年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华丽转身”变成电商达人,依托互联网销售新疆特色农产品,不仅改变了自身贫困落后的现状,更实现了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命运的改变。电商扶贫成效有目共睹。当下,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电商扶贫之路越走越宽,更好地为新疆各族群众谋福利,为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助力。
“要想富,先修路,电商是条快速路。”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让农民多劳能多得。近年来,新疆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组织疆内外大型电商平台和企业与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县进行精准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上行”联动机制,拓宽贫困县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让电子商务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增收。
“以前我们种的甜瓜只能到公路边、集市上卖,浪费时间不说,效益也不是太好。今年通过县上的电商,我们足不出户就把甜瓜卖出去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我现在脱贫的信心越来越强。”一位普通村民的感受代表了所有享受过电商扶贫红利的人的心声。2015年,我区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2017年,我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和网购额同比分别增长48.49%和86.82%。这些数字是被量化了的幸福感,也伴随着农民的价值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依然要看到,新疆电子商务发展仍处在简单、粗放的“初级阶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电子商务升级改造特色产业的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仍局限于个别领域且发展不平衡,超过半数网商集中在林果产品销售领域,旅游产品、工艺品、农畜产品等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比例较低。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拓宽电商扶贫之路,让更多人最大限度地享受互联网的红利。
我们不妨多向先进地区学习取经,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如何通过互联网将全区所有贫困地区的农田,与城里的写字楼、居民小区连在一起,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电商扶贫机制。无论何时,赢得市场的是品质。从源头抓好品质,就要培养更多职业农民、专业工人,以此保证我们有更多优质的、种类繁多的、各有特色的优势产品来占据网络市场。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电商人才,让电商扶贫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