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吉镇兰干村,有一位少女,她渴望阳光,却只能封闭在自己内心的世界中,憧憬又懵懂、渴望又无力……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从2000公里外来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们。
阳光下的那张笑脸
在入户走访中,新疆电视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第一次见到了布威阿西。
女孩静静地斜靠在庭院的土炕上,因为疾病,她的双腿已经无法行走。手是她活动时的支撑点,外掌边缘因此结了一层厚厚的茧。
此时已临近中午,布威阿西的母亲匆匆赶回家,为了不耽误农活,她迅速煮了几枚鸡蛋,将鸡蛋用小刀切成了若干份,就着清茶,慢慢地送到布威阿西的口中。
交谈过程中,工作队队员们了解到了布威阿西的病情。这是一位“小头症”患者,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并发症造成了双目失明、腿部肌肉萎缩,终生不能行走,智力也发育到五岁后就开始停滞。
从小到大,家中不大的院落就是她成长的空间,她畏生、自闭,害怕和外人接触,倾听成为她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只有依偎在忙完农活回到家中的母亲身上,布威阿西才能放松下来,去安静的感受身边的一切。
临走时,大家看到布威阿西靠在母亲身边,不停的用手够着屋檐外的阳光,温暖的触感让她笑了起来,这一刻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这副画面也定格在了所有工作队员的心中。
在那之后,工作队队员们给布威阿西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阳光”。
如何帮助这个内心懵懂的女孩去感受身边的温暖和多彩,成了大家常思考的事。
新疆电视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入户走访,了解布威阿西家中的情况。(张强摄)
伴你行在阳光里
四月的一天,一条由工作队发起的爱心传递信息在新疆电视台职工微信圈里传开,“求助一辆轮椅,帮助一名无法行走的女孩重新行走在阳光里”。10分钟后,新疆电视台汉语综艺频道全体职工承接下了这次爱心援助;两个小时后,一辆全新的轮椅被送往机场,当晚抵达和田,次日中午便送至兰干村。
这天下午,布威阿西被轻轻地抱上了轮椅,当车轮转动时,她的脸上充满了好奇,表情很生动。
轻风中,工作队员推着布威阿西在小村转了一圈。打闹追逐的孩子在笑,坐在院墙边抚着花白胡子的老人在笑,田埂间辛勤劳作的村民们也在笑,这笑声会传染,布威阿西的眉毛也笑弯了。
路旁的河渠里,雪山融水一路向前,它们会助力春苗在阳光下成长。布威阿西也会一路前行,行在阳光里。
新疆电视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里的少先队员们推着布威阿西行走在乡间。(张强摄)
用心去勾勒最美的色彩
随着一次次走访,布威阿西开始和工作队队员们熟悉、亲近起来。走近她时,她会伸出手。对于这个笑起来非常灿烂的女孩,工作队队员们心中充满了怜惜。
在工作队队员的笔记本中,有这样一段话:虽然我们已经无法改变她的病情,但是我们希望让阳光照进她的内心世界。
六月,布威阿西的生日到了,工作队队员们决定带着她出去走走,感受外面多彩的世界。
布威阿西第一次来到镇里的集市,瓜果的香甜、街边的吆喝、往来的车鸣引起了她的好奇。她伸出手去触碰所能触到的一切,细细地分辨,认真地感受这些从未看到过的“色彩”,嘴角绽开笑容。
傍晚,在家中庭院的桑树下,布威阿西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块生日蛋糕,生日蜡烛点燃了祝福,她轻轻地触了触,火焰的温度让她缩回了手,可香甜的味道却吸引了她的注意。一块奶油粘在了脸上,工作队员队们笑了,她也笑了,她看起来很可爱。
这一天,布威阿西很快乐,队员们也很快乐。离别时,女孩已经睡着,她的嘴角上翘,闭合的眼帘带着弧度。梦里,一定有束阳光温暖地照着她。
布威阿西在家中庭院里感受追逐阳光带来的温暖,嘴角露出微笑。(张强摄)
让爱心接力让真情传递
随着时间推移,队员们发现布威阿西的性格有了转变,她不再畏生,当有人接近,她脸上就会露出笑容,说几个她新学会的词语。
工作队组织了一次特殊的会议,村里的共青团员、返乡学生、少先队员、小广播员们聚到了一起,大家决定发起“伴着‘阳光’前行,让爱充满小村庄”行动。
自那以后,每隔几天就会有村里的年轻人来到布威阿西家中,说说故事,推她出去走走,或做一些她能够开心参与的游戏,时间有长有短,爱心在延续。
今后的日子,陪伴她的人总有一些会离开,但也会有新成员陆续加入进来,这是一次爱心接力,不管时间如何前行,传递的接力棒始终有人紧握。这正是队员们所期望看到的。
阳光暖暖地撒在庭院中的桑树上,透出一缕缕斑驳的光,布威阿西慢慢地移动着轮椅,去感受追逐这些温暖,嘴角露出微笑。
她叫布威阿西,她叫阳光,她是一个内心向往光明的女孩,她始终在倾听这个世界,用想象勾勒心中最美的色彩!
她不了解“访惠聚”三个字的含义,但她却能从一群远方而来的工作队员身上感受到牵挂和关爱,这份爱还将会在行动中感染更多的人,并将之延续、传递下去。
作者:新疆电视台汤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