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那些看录像和光碟的日子

时间:2018-12-15

当年老物件

录像带

高方

上世纪80年代末,录像带开始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让过去只能靠看电影和电视来丰富业余生活的中国人,突然有了更加多样和多元的选择。因为大多数人家还买不起录像机,因录像带而风生水起的录像厅迅速从城市蔓延至乡镇,那时的青少年流连于录像厅不亚于现在一些孩子嗜网成瘾,以至于现在想起那时的街景,背景中似乎还有从录像厅里传出的港台片里的追打声。

最早一次看录像,是初中时爸爸单位买来一台录像机,引得家属院里的大人小孩奔走相告。晚上,几十人聚到一间小会议室里看了一部从原片转录过来的、影像质量极差的台湾片。经常是看着看着,里面的人影就像鬼怪一样被拉长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上大学时,学校旁边的录像厅和电影院分庭抗礼,录像厅里偶尔也会放一两部头几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大部分时候都是比较新的盗版港台片。一时间,校园里的男生都齐刷刷地留起“郭富城头”,女生也在暗自幻想能像《天若有情》里的吴倩莲那样飘着一头长发。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VCD、DVD光碟的出现终结了录像带的无限风光,家里的设备也马不停蹄地从录像机换成VCD机,再换成DVD机。当我第一次看《阿甘正传》和《费城故事》的DVD影碟时,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于那样清晰而又稳定的影像质量,其实现在看来也就是“标清”的水平。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有从家门前的小音像店里租录像带、租碟片的经历,从租一天一元钱,到办月卡年卡,不知这算不算最早的“会员”。有时候租到特别喜欢的影片就买下来收藏,现在看着家里那一柜子影碟,真不知该拿它们怎么办。那时候怎么能想到十几年后,它们会成为被淘汰的东西。

现在,家里电视装了小米盒子,各大视频网站的海量资源里输送着下辈子也看不完的影视剧,而我们的眼光也从“标清”“高清”“超清”和“4K”的进化中变得越来越挑剔。再想起那些看录像和光碟的日子,不禁一笑。

  • 上一篇:乌石化多举措狠抓整改落实
  • 下一篇:“不毛之地”变得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