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乌市水磨沟区振安街道翼翔社区居民吐尔逊·阿不都:“人间烟火”见证生活水平提高

时间:2018-12-20

12月7日,吐尔逊·阿不都在小区前向记者介绍他即将迁入的新居。新疆日报记者王蕾摄

我是乌鲁木齐县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改革开放40年来,最让人骄傲的是我现在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我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都说“农村孩子早当家”,自我懂事起,由于父母整日忙于田间劳作挣工分,负责一家人的饮食就成了我和姐姐的事。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柴,其他六件事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那个时代的人,除了要保证口粮,柴火也是每家生活的必需品。

童年的记忆里,每家每户都会在院子或是屋里用泥巴和土坯搭个灶台,做饭时,得先在炉膛里架好粗细搭配的柴火,再用纸片或干树叶点着,待火烧旺再将大块木头扔进火里,以保证烧水煮饭有足够的火力。若是捡回来的柴火半干半湿,弄得满院乌烟瘴气是常有的事。一顿饭做下来,汗流浃背不说,双眼也被熏得通红。

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开始施行包产到户,村民的收入有所增加,大家开始选择用煤炭做燃料。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成块的煤炭对于村里人来说是奢侈品。有些人便买回来一堆堆比块状煤便宜许多的煤渣,和着一定比例的黏土制成煤球做燃料,市场上也出现了用机器制成的蜂窝煤。无论是块状煤还是煤球,比起过去的木柴虽然燃烧时间更持久,减少了添加燃料的频次,但是煤炭引燃较慢,每天掏炉灰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事。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液化气罐开始在农村出现。在那个时候,能用上液化气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农村,谁家能用上液化气似乎是“小康”生活的象征,去换气时自行车上挂着气罐在街上穿行,行人都会多看一眼。但是每个月的用气量有限制,换气站也屈指可数。

后来,液化气逐渐普及,我家也有了气罐。比起以前的燃料,液化气火力更大,炒菜做饭更方便了。最初使用液化气的炉子还没有自动点火功能,每次用明火点燃时还得把控好出气量,使用时多少有点顾虑自己的安全。随着液化气灶的技术革新,市面上出现了自动点火功能的灶具,只需轻轻转动旋钮,“啪”的一声,火苗顺势而来。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发展,七道湾乡被划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我们村的不少人陆续搬进了楼房居住。虽然换气站多了,但每逢液化气用尽,就得背着沉重的气罐上下楼,家里要是没个壮劳力,做饭都成了问题。好在全市施行管道天然气入户工程,液化气罐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现在,谁家的天然气用完了,只需带着一张燃气卡去柜台或自助机充值,到家后往天然气表里一插,一切都轻松搞定,再也看不到过去烟熏火燎的炉灶和背着液化气罐爬楼的情景了。

8年前,我开了一家餐厅,厨房里也用上了管道天然气,既方便又实惠。如今,离我家不远的新房也即将交工,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可以说,家用燃料的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是伟大祖国日益强大和繁荣的真实写照。

(新疆日报记者王蕾整理)人物档案:

吐尔逊·阿不都,1961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县七道湾乡八道湾村,随着城市的发展,撤村建居,他从村民变成社区居民,现在经营着一家餐厅。

  • 上一篇:存折:记忆中的“钱袋子”
  • 下一篇:夯实基层基础 激发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