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记者/杨舒涵通讯员/刘凯
驻村以来,他心系群众,以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坚守扶贫工作岗位,与工作队队员一起走村入户,细察村情民情,办实事、解民忧、谋致富路,受到当地村民称赞,他就是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驻和田市伊里其乡肖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席文海。
带头整治村容村貌
道路整齐笔直,明黄色的墙体一直绵延到路的尽头,25日,行走在伊里其乡肖拉克村,就像走在一个静谧的小镇。
“这个墙是席书记带着我们一起砌起来的。”村党支部书记艾则祖拉·买提图尔迪指着笔直的墙体告诉记者,刚开始村民们干活不认真,砌得歪歪扭扭,席书记手把手地教村民们干,现在村里大部分人掌握了砌墙的要领。
说起席文海,艾则祖拉·买提图尔迪打开了话匣子。
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垃圾乱堆,一到刮风下雨尘土满天,路上更是泥泞不堪。席书记来了以后,带头在村委会打地坪、清垃圾、刷墙漆,挽起裤腿带领村民抢着干、比着干。
“看着席书记带头干活,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投入到改造村容村貌的工作中。”艾则祖拉说,短短几个月时间,村里变了样,不仅如此,家家户户院子里也发生了大变化。
“要让群众干起来,自己先得带头干。”席文海说,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办,才能换来大家的信任和真心。
想方设法助力脱贫
肖拉克村人均耕地只有0.15亩,长期以来,一些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许多富余劳动力都在家中闲着,如何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鼓起腰包,成了摆在席文海眼前最现实的问题。
为了让村里贫困户增强脱贫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席文海组织全村79户贫困户开展“精神脱贫”讲座,通过讲身边事、算收入账、谈生活变化,让贫困户进一步了解党的惠民政策,增强脱贫信心。同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编写情景对话教案,每周为村民上一堂生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践课”,解决村民文化水平低、普通话说写能力弱等问题,为村民外出务工打下语言基础。
穆开热木·买买提敏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中人口多、没有稳定收入。走访过程中,席文海主动与她结为亲戚,鼓励她坚持参加村里的农民夜校,通过学到的技能,做些小生意,并教她拌馅做包子到巴扎上去卖,增加了不少收入。
除此之外,席文海还积极与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和田市的企业对接沟通,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帮扶,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找路子,目前已为村里90名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岗位,村里有40位贫困家庭成员实现了创业就业。
“村民的笑容多了,钱包鼓了,我们都很佩服他。”说起席书记,艾则祖拉竖起了大拇指。
完善制度管人办事
“村干部强不强、村党支部强不强,直接影响自治区党委有关部署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影响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驻村伊始,席文海在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的联席会上强调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性。
席文海根据曾多年在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岗位工作的经验,结合入户走访了解的情况,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后,修改完善肖拉克村干部考勤、学习、工作等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制度严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好转了,接下来就是教方法。席文海为每名村干部、小组长、十户长配发了笔记本和笔,要求各类学习、会议必须做好记录。他说:“笔记本不但是帮助工作、落实工作的帮手,还是查找不足、总结经验的工具。”通过记笔记,村干部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清晰认识,对每项工作任务也有了更多思路。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全部垮台。”这也是席文海经常给村干部们说的一句话。为了让村干部工作形成合力,他在村干部职责分工中建立AB角,形成2名村干部包1个村民小组的责任包联机制,让村干部互相帮带、协同工作。
“以前村干部干活要催着干,哄着干,现在都是主动积极干,每天村干部们干什么、怎么干,心里都有一本账,群众对他们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村里老党员托合提·艾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