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和卤鸡肝
都市消费晨报讯 (文/图首席记者 余梦凡)“兜兜转转这么多年,米线店又重新开回了七一酱园附近。”1月10日,在乌鲁木齐市和田二街的吴家过桥米线店,39岁的吴亮坐在一张餐桌边,仰着头计算着:“当年我从老家江苏徐州来乌鲁木齐是16岁,现在我的孩子都13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
16岁开始在米线店帮忙最便宜的一份米线6元
吴亮正在帮客人将菜碟按正确的顺序倒进汤碗里
1996年7月,在现在七一酱园综合购物中心一楼门面的附近,一家过桥米线店开业了。店面不大,只有6张桌子,不到10个米线品种。最便宜的是6元一份的大众过桥米线,鸡肝过桥米线10元一份、牛肉过桥米线15元,价格最高的是20元一份的宣威火腿过桥米线和“全家福”过桥米线。
当年12月,初中刚毕业的吴亮从老家来到乌鲁木齐,开始在米线店帮忙。规模不大的过桥米线店是个“家族式企业”:在米线店负责采购和收钱的吴苏忠夫妇是他的大伯和大妈,他和爸爸吴忠义负责后堂的大小事。
那年,钱塘江路上还没架起外环桥,现在的购物中心高层原来还是酱油厂。
“这里的酱油厂生产出来的酱油非常好,我们过年用大桶装酱油带回老家,储存几年都没坏,味道还好。”说话间,几名中学生来店里吃饭,他看着他们笑了:“我当时就像他们这么大,饭量大到每顿能吃两、三碗过桥米线,饿得还快。现在,吃一碗就饱了。”
1997年,生意红火的米线小店搬到了同排更大的店面,6张桌子变成了14张。从上午10时开门一直到次日凌晨4点打烊,每天500多份米线从后堂端上桌。
店里干活的11个人要两班倒,早10点到晚10点算白班,晚10点到次日凌晨算夜班,后者面对的食客多为跑夜班的出租车司机。
老顾客:在这里吃到人生中第一碗过桥米线
1996年,对于首府很多市民来说,过桥米线还不是太熟悉的美味。而那家开在七一酱园附近的米线店销售的米线还挺“稀罕”。汤头味道鲜,充满仪式感的吃法更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过桥米线和普通米线最大的区别。
店里的一份过桥米线,包含一个鹌鹑蛋碟,一个酸菜碟,一个酱碟,一个豆芽碟,一个豆皮碟,一个生菜碟,一个鸡胸肉片碟,以及一碗米线和一碗汤,共9样。
37岁的顾洁安回忆:“我人生中的第一顿过桥米线就是在那吃的,才知道和筷子粗细的米粉不一样,这种更细、更入味;和普通的鸡汤米线端上来直接吃也不一样,要把小碟子盛装的肉片、鹌鹑蛋、蔬菜依次倒进滚烫的汤碗里去,最后再放米线。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顿米线,汤的味道特别纯正。”
2003年,吴家过桥米线搬到了光明路附近的果树巷,店名变成了老吴过桥米线,店里一次可以摆下17张桌子。地段不比七一酱园附近的开阔大路上,但是生意也不错。
1月10日12时,吴亮向记者示意,用餐高峰马上要来了,他必须要去后堂开始忙碌。果不其然,很快,6张桌子就被坐满,桌椅摆放的间距也比较紧凑,落座用餐的食客稍一往后靠,就会贴到背对背的食客。
还没到用餐高峰,店里已经来了许多客人
鸡肝米线是1996年就有的老牌口味,至今都是主打。选其他口味米线的食客也可以单点一小碟卤鸡肝,几乎每桌必点,卤味配骨头汤熬制的米线汤头刚刚好。咸水鸭也是自制,肉质细腻越嚼越香,还尝不到丁点儿腥气。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食客奔着这两样小食专程过来吃米线。
26岁至今:有一种滋味叫“家的责任”
从现在的店址到1996年的店址步行需要5分钟。如果把兜兜转转的这23年拉成一条线,围成一个圆,包含在其中的是一个毛头小子到沉稳中年的蜕变。
后来,开在果树巷的店面被转手出去。2006年5月20日,已经成家的吴亮在西北路和妻子魏玲艳开起了属于自己的过桥米线店。直到两年前,又搬到靠近七一酱园的和田二街。
魏玲艳正在准备菜碟
“过去是在店里打工嘛,进货、收益全都不用自己管,每天干完了自己的事就出去玩。开了自己的店,当了老板,比原来更操心了,也终于理解了过去父辈们为生活奔波的辛劳。”吴亮回忆:“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每天一睁眼都在想着昨天的盈利和今天的打算,想着怎么给老婆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和丈夫相比,魏玲艳的性格较为内向。来了客人,她用简单的话语招待着他们。“请坐,米线马上就好。”上菜碟、收拾桌子,话语不多,干活利索。
如今,父辈们已经退居二线,70岁的大伯做茶叶生意,父亲则回到老家安度晚年。撑起吴家过桥米线的,从一大家人变成了小两口。说到未来,夫妻二人的想法很是简单。
“如果女儿长大了想干这一行,就传下去。不想干,我们就干到干不动为止。”吴亮说:“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有了责任,每天都要更加努力,将来的路还那么远,最重要的是过好现在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