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鞋垫奶奶”4年给人民子弟兵送5000双鞋垫

时间:2019-01-24

84岁的杨富荣坐在一台老式上海牌缝纫机前,忙着做鞋垫。

都市消费晨报(文/记者王晶晶图/通讯员张伟涛提供)1月22日,冬日的暖阳洒在一台老式上海牌缝纫机上,84岁的杨富荣戴着老花镜俯身而坐,脚踩着缝纫机踏板,双手在机针下忙碌地劳作着。伴随着“哒哒哒”声,细密均匀的针眼落在鞋垫上。

这是做鞋垫子的最后一步,匝好线圈后,杨富荣将每100双相同码数的鞋垫用布条捆好扎紧。4年来,家住石河子市22小区的杨富荣,亲手制作了5000双鞋垫,通过石河子市民政部门,送到了驻地部队官兵手中,大家称杨富荣为“鞋垫奶奶”。

一双鞋垫7层爱

比起4年前夜以继日,平均每周都能做100双鞋垫,如今,杨富荣一天只能做4双鞋垫,“腰疼,针也认不好了,但是只要我能动我就要一直做下去。”她说。

年轻时为贴补家里,杨富荣摆摊卖过鞋垫。每双鞋垫7个步骤,儿女们看着她做,现在她想要完成心愿,做鞋垫感谢“最可爱的人”,为了让她轻松点,6个儿女都帮着妈妈做。

杨富荣制作鞋垫的布,全部来自亲友家用旧的床单、衣服。老人讲究,别人送来的东西,她必须用洗衣液和消毒液浸泡。“儿女们都是成箱成箱给我买消毒液,每一块布都消毒干净,才放心。”她说。

布头晾晒干后,被剪成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布片,铺在的专门上浆的架子上,一层布片一层浆糊,4层布4层浆,等浆好的布干透,杨富荣用剪刀将厚实的布片剪成一双双鞋垫的样子。“这一步最费劲,我妈手小,我常去杂货店给她找中码的剪刀,一次买20把。”大儿子赵玉华说。

剪成鞋垫的形状后,还要粘一层面子、再包边,用钢板把鞋垫压平整后,最后再上缝纫机匝好线圈加固,经过这些步骤,一双鞋垫才算做好。

对于原因,杨富荣的孩子们说,杨富荣的老家在山东,1944年,八路军战士来家里通知这里要打仗,带着杨富荣一家撤离,两天后战事平息,又将他们送回来。“回家后我看到,院旁就有炮弹留下的大坑,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一家人的命就没了,我从那时起就总想感谢他们。”杨富荣说。

采访时,杨富荣说,年轻时,家里孩子多,忙着生计,“现在我老了也闲了,惟一能拿出手的就是做了一辈子的鞋垫。”她说。

送出鞋垫收获“爱”

做好鞋垫是第一步,如何送出去?杨富荣发动她的儿孙们帮忙。

2014年,第一次送出鞋垫,是通过他的外孙女姚柏宇。

得知姥姥要给人民子弟兵送鞋垫,姚柏宇就通过自己单位的办公室,联系到附近的部队,将500双鞋垫送了出去。“第一次孙女说帮我把鞋垫送出去了,我特别激动,做鞋垫的劲头更大了,我只要一有空就坐在缝纫机前。”杨富荣说。

很快,石河子市民政局知道了老奶奶送鞋垫的事情,在随后几年中,每到八一建军节、元旦、春节都会联系杨富荣,“他们还带着我一起进军营,看到那些跟我孙子差不多大的孩子们,鞋里垫着我送出去的鞋垫,我心里踏实高兴。”她说。

有位来自山东的小战士让杨富荣印象深刻,操着同样的乡音,小战士告诉杨富荣,他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来新疆当兵前,奶奶也给他做了鞋垫。“孩子一下子眼泪都流下来了,我就说,以后奶奶经常来看你,给你送鞋垫穿。”杨富荣说。

武警兵团某部教导员陈炜说,几年来,他们就收到近两千双杨富荣做的鞋垫。“奶奶很慈祥,战士们跟她很亲,都说‘鞋垫奶奶’送的鞋垫耐穿好用。”

“没有人民子弟兵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看着崭崭的鞋垫送到他们手中,我心里热乎乎的,最近我又做了1000多双,等有空再去送。”杨富荣说。


  • 上一篇:乌苏至乌鲁木齐将开行两对旅客列车
  • 下一篇:4G单兵执法记录仪助力环保部门联合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