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记者/王蕾
寒冬腊月,万物萧瑟,但在哈密市伊州区石油新城街道农场社区农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天馨花卉市场智能温室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
1月15日,合作社社员高为喜一大早就来到花卉市场,与其他社员一起,“照料”供应春节市场的2000余盆蝴蝶兰。“我现在是一名‘上班族’,有两份收入。”他高兴地说。
石油新城街道农场社区是哈密市郊的一个涉农社区,2010年成立农联农产品合作社,开办了花卉市场,吸引了众多买花和观赏的人。在合作社的引导下,不少种植大棚蔬菜的居民种起了果树和草莓,搞起了反季节果蔬观光采摘。
过去,高为喜一家的收入主要依靠仅有的一座8分地的大棚种植蔬菜。2015年,他改变思路,在自家的大棚里种上了200棵蟠桃树,还在合作社的花卉市场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
高为喜掰着指头给记者盘算:“就拿去年来说,4月至5月我家蟠桃陆续成熟,通过游客采摘和批发销售,有1.4万元的收益,再加上打工工资,一年纯收入近5万元。”
农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红告诉记者,合作社在土壤改良、种苗选择、栽培管理上均有统一标准。合作社还会邀请农业专家为社员提供免费科技咨询和技术推广服务,社员的农产品可以根据市场自由买卖,也可以依托合作社销售。
走进社员韩想泉家的大棚,草莓香气扑鼻而来。正值大棚草莓上市,不少市民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我家的3座草莓大棚用上了合作社推广的双色地膜、二氧化碳施肥、黄板诱杀害虫等技术,既保证了草莓的品质,又节约了人力物力,品质好根本不愁销售,每公斤草莓按100元出售,3座大棚草莓去年给我带来了15万元收入。”韩想泉言语间透出喜悦。
如今,合作社拥有大棚418座,社员从最初的6人增加到152人。观光采摘不仅让农场社区居民看到了发展新型农业的生态效益,更成为他们增收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