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罗忠银:用工匠精神书写酿造人生

时间:2019-01-26

新疆日报讯(记者于熙)从20年前占地2亩的小酒坊,到如今占地30多亩年产原酒500余吨的白酒厂,熟悉罗忠银的人都知道,他一直在做一件事:用工匠精神书写酿造人生。

今年50岁的罗忠银是吉木萨尔县玉河酒业董事长。走进这家坐落在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董家湾村的酒厂,记者看到,酿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罗忠银始终全程参与。手搓、鼻闻、耳听,仅几秒钟,他就能准确判断酒醅的水分、温度、酸度等参数,温度甚至可以精确到0.1摄氏度。

“酿酒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1月20日,罗忠银告诉记者,从父辈那里掌握这门手艺开始,他就知道,酿酒师必须要有精心、精工、精进的状态和心态,才能酿造一坛好酒。

罗忠银的祖辈一直从事烧酒行业。1999年,他携家带口从湖北来到吉木萨尔县闯荡。租院落、买设备、找原料……用仅有的6000元钱开起了酒作坊。

由于作坊简陋,工具简单,罗忠银没少吃苦。创业之初,没有自来水,他每天都要挑几十担水;酒酿好了,他还要推着板车沿街卖酒。

“浸泡、蒸煮、冷却、发酵、蒸馏……”在酒作坊奋斗的那些年,酿酒的每一个过程罗忠银都亲力亲为,他用传统工艺酿出来的酒,浓郁芳香,口感圆润醇厚。

酒香不怕巷子深。罗忠银不分昼夜钻研酿酒技术,他抓一把粮食原料尝一下,就能判断酒的品质,这种工匠精神打造出来的酿酒能力,让很多知名酒厂纷纷向他抛来橄榄枝,重金聘请他去做技术指导。

“人要懂得感恩,我能奋斗到今天,全靠乡亲们的帮衬。”罗忠银告诉记者,这些年,他能将小作坊发展成白酒厂,多亏乡亲们给他提供优质高粱和青稞,创业之初资金紧张时,乡亲们主动提出让他打白条先拿粮食原料。现在他要反哺乡亲们。

以前开烧酒坊时,罗忠银每年收购的高粱不过百余吨,建起酒厂后,每年收购高粱可达1800余吨,这为吉木萨尔县二工镇一些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冯志杰是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头工街西村村民,他和20多名村民在玉河酒业酿酒车间工作。这两年,他们的工资从3000多元涨到5000多元。“在酒厂工作,不仅让我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罗总还手把手教授我们酿酒技术。”冯志杰说。

罗忠银至今还保存着20年前酿造第一锅酒时用的铁锅。他说,坚持纯粮酿造,始终是酒厂的不二选择。为此,他的企业不求“做大”,只求“做精”。

  • 上一篇:第二届“我是一颗石榴籽”网络文化活动优秀图片作品展播(三)
  • 下一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冬季培训不搞“一锅烩”——区分对象 精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