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护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他曾在多个场合接受过记者采访。他的不幸离世,勾起了多位采访过他的记者的深深回忆。
新华社记者孙哲:他为人真诚、热爱学习
“他说话真诚,热爱学习。”1月8日,提起拉齐尼,新华社记者孙哲这样说。
2019年2月,孙哲在吐鲁番采访一次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调研活动时,第一次见到了拉齐尼。粗糙的双手、紫红色的面庞、头上那顶塔吉克族的特色毡帽,还有那一脸淳朴而动人的笑容,孙哲至今还记得。“他个子不高话也不多,在众多代表中并不突出。但一交流,就发现他是一个态度认真、言辞诚恳的人。”孙哲说,那次采访中拉齐尼表达了他对家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对基层中小学教学条件改善的关心。
孙哲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宾馆,拉齐尼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本书,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他说要好好学习,才能更好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离开房间时,温暖灯光下他认真学习的身影。”
2019年2月14日,拉齐尼·巴依卡(前左)来到鄯善县鄯善镇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来源:新华网)
新疆日报记者李萍:他话语纯真、极富同情心
2020年10月1日,拉齐尼到乌鲁木齐市参加自治区成立65周年纪念活动,那次会上他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当时,李萍跟他进行了交流,“虽然已到不惑之年,还有各种荣誉在身,但他依然有些腼腆,话语间也带着纯真。”李萍说。由于当时拉齐尼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李萍和他的交流只能见缝插针进行,“我们互相加了微信,他履行承诺,在空闲的时候给我发来了多段语音,内容围绕采访主题讲得清晰明白。”令李萍意外的是,拉齐尼完全没有提到自己曾经获得过的那些荣誉。当拉齐尼说到一头曾伴随他巡边多年的白牦牛时,充满情感的语气让李萍印象深刻。这头白牦牛自小跟着他长大,后来跟他一起巡边,车到不了、马去不了的地方,白牦牛都能去。而这头为巡边立下汗马功劳的白牦牛却在2014年9月的一次巡边中因严重摔伤而死去。“白牦牛是我的好兄弟,好战友!到现在我还会梦到它。”拉齐尼曾这样跟李萍说。李萍说:“从他的讲述中,我感觉到了这个铮铮铁汉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悲悯之心。”
天山网记者王娜:他纯粹、勇敢、力争上游
2018年,拉齐尼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月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记者王娜采访了他。“在驻地宾馆,他打开行李箱,几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上面放着一个相册。”王娜说,翻开相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2015年春节全国军民座谈会的代表合影,那一次他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后面还有拉齐尼的爷爷巡边时的照片、爸爸在巡边路上参加入党宣誓仪式的照片、他自己巡边的照片,以及当地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照片。“他说话时你能看到他的眼神很纯净,感情很真挚。”王娜说,在驻地休息时,拉齐尼喜欢到隔壁的新疆代表房中交流会议内容,谦虚地向有经验的代表请教问题。此后,王娜每年都能见到拉齐尼,有时是全国两会上,有时是自治区两会上。“每次接触都能感觉到拉齐尼在进步,他努力掌握基层调研方法,自己撰写提案,在会上发言非常有见地,作为人大代表的履职水平一步步提高。”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在阅读会议资料。(资料图片)
王娜还从他身上感受到了鹰的品质:勇敢、恋家。“2018年3月在北京京西宾馆代表驻地采访他时,他说将来要让儿子也当护边员,当时我不太理解他的想法,已经见过大千世界的他,为什么不鼓励儿子到现代化大都市生活和工作呢?”王娜说,“但接触多了,我理解了他的赤子之心:雄鹰飞得再高,心始终眷恋故土,纯粹、勇敢就是他的本色。”2020年1月,拉齐尼到乌鲁木齐开会时告诉王娜,他和乡亲们都搬进了漂亮的新居,让她有机会一定要去坐坐。王娜说:“之前拉齐尼曾告诉我,他正在调研护边员就医条件改善的现状,打算撰写一份建议带到2021年全国两会上去。”
“离世太突然了,他一定还有很多事情想做。”王娜说。(文/记者秦金俐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