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辉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3月12日是第四十三个中国植树节。四十多年来,义务植树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今天,我们每种一棵树就是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碳中和”,都是在身体力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之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从“碳中和”的概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植树与“碳中和”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
据媒体报道,一棵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5—10公斤,因此可以说我们每种一棵树,就是一种“碳中和”的行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我国政府对世界作出的承诺。全民植树,不仅仅是完成一项法定义务,也为我国创新推动实现“碳中和”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环保事业释放巨大的能量。“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我们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我国共有164.3亿人次参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义务植树达742亿株。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已达2.2亿公顷。新疆森林覆盖率也由2015年的4.7%提高到2020年的5.02%。几代人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柯柯牙”工程染绿了荒漠,曾经乱石飞沙的雅玛里克山如今成为乌鲁木齐市民的“氧吧”。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和规模非常可观,植树造林,为我们营造了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也为实现“碳中和”发挥着重要作用。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在碳中和目标下,新疆必须加快突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瓶颈,同时继续加大植树造林、植被保护等措施的实施力度,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植树,是我们迎接春天的一场仪式。由于气候原因,新疆大规模的植树活动一般会在四月启动,但在植树节这一天深刻理解植树造林对于美好生活的意义十分必要。实现“碳中和”,受益的是每个人,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扛起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为了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个人多种一棵树,美丽新疆的容颜就更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