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梁立华通讯员张拓报道)在巴楚县阿拉格尔乡阔纳乌堂村,村民艾合买提江·买买提家的5只扶贫羊经过两年悉心饲养,已繁育到12只。“前段时间卖了4只,挣了4000多元。”2月25日,艾合买提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口袋鼓了,生活好了。
近年来,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巴楚县扶贫办驻阔纳乌堂村“访惠聚”工作队结合村情精准施策,通过引导村民流转土地、外出就业、发展庭院经济等举措,寻求增收门路,增强村民致富信心。
土地流转增效益
“我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棉花,不仅每年有6600元承包费,而且通过帮助种植大户管理土地,一季下来能挣1.8万元,棉花成熟时,拾棉花还能挣近万元。”这两年,村民吐尔洪·提力瓦力地从土地流转中尝到了甜头。
吐尔洪家里有11亩土地,过去,靠传统种植,一亩地一年收入仅1000元左右。阔纳乌堂村土地资源较丰富,但由于村民种植地块分散、种植方式传统等原因,村民在土地上花了大精力,收入却不尽如人意。
“传统零散种植模式收益低,施肥、浇水费时费力。”村第一书记买买提·克玉木说。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综合考虑后,决定在村里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村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通过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提升土地产值,带动村民增收。
看到吐尔洪尝到了甜头,村民们也纷纷效仿。今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计划将98户村民的1980亩土地统一规划后流转给种植大户。
促进就业稳增收
村民阿卜来提·阿卜杜热西提除了种地外,平时还在村里做些泥瓦活贴补家用。但手艺不算精,仅能接些零散活儿。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得知阿卜来提的情况,建议他参加村里举办的就业技能培训班。
“参加培训后,手艺更精了,驻村工作队还把我介绍到镇里的建筑工地务工,每月工资3000元,收入更稳定了。”阿卜来提说。
阔纳乌堂村富余劳动力多,受就业渠道和就业技能影响,大多村民主要通过到县城、周边乡镇打零工和种地维持生计。对此,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采取强化培训、优化服务等措施,引导村民就地就近和外出就业,确保稳定增收。
为解决村民缺乏就业技能问题,驻村工作队争取到5万元资金支持,租赁相关器材,在村里开办电焊工、泥瓦工和木工等技能培训班。
为使更多村民实现就业,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县人社部门和用工企业对接,详细了解用工需求,结合村民实际,为46名村民在县城及周边乡镇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此外,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开展季节性劳务输出对接工作,与库尔勒市、吐鲁番市等地果园和农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3月和10月输送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庭院经济添活力
以前农户的庭院由于缺少规划,利用率不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按照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分离的原则,引导村民对自家庭院进行改造。
“我家羊养得好,全靠驻村工作队的帮助。”艾合买提江说,虽然以前也养羊,但不懂技术,效益不高。
像艾合买提江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为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和效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村民的庭院圈舍进行改造,每家发放一台饲草料粉碎机,并邀请新疆畜牧科学院技术人员为村民教授相关养殖技术。
截至目前,全村羊存栏3635只,牛存栏276头,192户村民参与庭院养殖。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为村民发放拱棚架、蔬菜苗、葡萄苗,带动215户村民发展庭院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