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杜建辉 通讯员王勇强
4月18日,若羌县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枣农宋礼给红枣树施完肥,浇灌完第一轮水,坐在家里二楼阳台上喝茶。整齐的枣林与房屋组成的和谐画卷,让他品到了田园生活的惬意。
一颗小红枣,让尤勒滚艾日克村枣农的腰包鼓了。枣农有钱了,建起了两层楼的别墅,在城里也买了房。冬天冷,开着小汽车进城住;夏天热,回到凉爽的村庄住。
种下致富树
“这么大的枣树,你挖掉太可惜了!”当天,看到尤勒滚艾日克村村民王军成在枣园里挖枣树时,记者劝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这叫间伐作业。枣树间距太小,不通风,透光也不好,挖掉中间一棵树,再移栽到别的地里,来年红枣产量不会受影响,品质还会更好!”王军成说。
不仅如此,肥料也有讲究。王军成家的枣树所用肥料是从千里之外的甘肃拉来的鸡粪。若羌县每年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从青海、甘肃等地拉来生物肥提供给枣农。
王军成对于红枣的认识,与20余年前县里刚引导村民种植红枣时有了巨大变化。“当初,很多人认为红枣没有‘钱’途。干部头天帮助群众栽下红枣树苗,第二天就有人在翻耕土地时故意犁掉;灌溉时水流绕开红枣树苗,故意让树苗渴死。”王军成回忆。
尤勒滚艾日克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红枣树耐旱,萌芽晚、花期长,面对常年的沙尘大风,依旧可以开花结果,不仅可以增收致富,还可以防风固沙。2000年,尤勒滚艾日克村响应若羌县发展红枣产业的号召,在全县率先种植红枣。
历经20余年,“若羌红枣”享誉全国,先后荣获“中国红枣之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尤勒滚艾日克村红枣种植面积从零发展到目前的7500亩,枣农年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000元提升到2019年的3.7万元。
尤勒滚艾日克村枣农经历了红枣市场高峰期带来的惊喜,也品尝了红枣市场低迷时的困惑。红枣产业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若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政给出了答案:“坚持优品质、创品牌、拓渠道,实施若羌红枣标准化、有机生产,提质增效是红枣产业丰产丰收的基础。”
今年3月25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红枣产业促进条例》,为尤勒滚艾日克村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线上卖红枣
记者来到尤勒滚艾日克村“网红”陈晓明家时,他和妻子王慧忙得不亦乐乎,正将红枣装袋、打包,准备发货。
“以前种红枣要等内地客商上门收购,利润很低。现在,我和妻子每天开直播,家里20多亩红枣不够卖,还要收购其他村民的红枣。”陈晓明开心地分享做电商的收获。
在陈晓明的带动下,尤勒滚艾日克村有37户枣农搭上了电子商务快车,走网络销售的路子,实现多渠道增收。
玉素甫·米吉提曾经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学会了种植红枣,还做起了电商。2019年,在陈晓明和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学会了利用互联网销售红枣。村委会为他争取到2万元的电子商务示范点建设项目,当年,他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红枣收入近20万元。
如今,玉素甫注册了“客罗兰”商标,成立了新疆客罗兰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与周边农户成立了若羌县枣乡红枣专业合作社,在阿里巴巴注册了店铺,建起了农产品加工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住进小别墅
4月的尤勒滚艾日克村掩映在生机勃发的红枣林中。整洁的通村路安装了路灯,一幢幢排列整齐、带着小院的小别墅让人羡慕,好似来到了生态度假村。
宋礼家院内葡萄架下停放着小汽车。“现在的生活真幸福,家家都买了小汽车,大部分枣农都在县城买了楼房,还有的在库尔勒、乌鲁木齐等地买房子。每年红枣收入有几十万元。”宋礼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屋内,白色的大理石地板一尘不染,黑色皮质实木沙发旁茶几上的养生壶冒着热气,飘出茶叶淡淡的清香。厨房内,宋礼的老伴杨淑琴点燃了天然气炉灶,烧水切羊肉准备午饭。“过去我们住的土坯房,做饭烧柴草,一顿饭下来变成了‘花脸’,现在的日子我们很知足!”杨淑琴笑着说。
中午,宋礼习惯性地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杨淑琴说,他看电视必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以及本地新闻。看新闻主要是留意哪个地方、哪个人需要帮助,全国不管哪个地方受灾,他都会想办法捐钱。身边哪个人患了大病急需治疗费,只要他知道,都会到医院去看望捐助。
“我小时候家里弟兄多,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吃了不少苦。如今靠党的好政策过上了幸福日子,不该回报社会吗?”宋礼说。他从2001年种红枣至今,已累计回报社会40多万元。
“尤勒滚艾日克村有45户村民修建了两层楼的别墅。只要有驾驶执照的,都有小汽车,80%的人在城里有房,村民们冬天进城住,夏天回村住,过着幸福的生活。”尤勒滚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白柱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