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援疆工作巡礼】河北:“组团式”医疗援疆谱新篇

时间:2017-06-24

新疆日报讯(记者夏青报道)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北省一批批医疗专家远离家乡亲人,来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在传授前沿医疗理念和技术的同时,为当地培养医疗骨干人才,把“输血”变成“造血”,让巴州百姓能够持久地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巴州人民医院胸外科办公室的墙上,一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河北援疆医生、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主任高立平援疆后第一天上班所做首台手术的患者徐清华康复后送来的,对高立平来说这只是援疆工作的开始。

“接下来,我和同事们计划开展更多的手术,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我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使命,充分发挥‘组团式’援疆的优势,为当地培养一批业务精湛的医疗骨干人才,构建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医务工作运行机制,使巴州的各族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高立平自信地说着自己的医疗援疆想法。

高立平也道出了河北“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新理念。

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动体现,是党中央为提高新疆各族群众健康水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制度创新,是深入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河北医疗人才援疆已经变过去零星选派、单兵作战、“输血式”援疆为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通过接续支持、共同努力,巴州受援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和内地一样的就医条件。

“组团式”援疆是河北省对口援疆的一大亮点。2015年河北省选派50多名援疆医疗人才赴巴州开展援疆工作,“组团式”支援巴州各医院,以建学科、强管理、填空白、带人才为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

医疗人才一直是巴州的稀缺资源。“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先后选派312名援疆医疗人才赴巴州开展援疆工作,协助引进紧缺人才738名。援疆医务人员成功实施各类手术5000多例,填补巴州医疗技术空白30多项。

“今年‘组团式’医疗援疆是在第七批‘组团式’教学援疆基础上,探索出的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帮扶新机制,开创了为受援医院配齐各科医生,打造全科医院的新模式。”河北省“组团式”医疗援疆干部人才领队、巴州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爱军说。

今年,河北援疆指挥部继续加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模式的力度。选派20名医疗专家对巴州人民医院、燕赵蒙医医院集中援助,开启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助的新模式。20名援疆医生来自河北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所有医生都是高级职称,三分之二以上是研究生学历,其中8位拥有博士学位,全体成员在原单位都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组成了一个涵盖17个专业的医疗援助团体。这是河北省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人数最多、学历最高、技术最硬、人员构成最合理的医疗团队。

为把巴州人民医院打造成为南疆一流、全疆领先的研究性医院和医疗科技创新成果转换基地,河北援疆医疗团队已经和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取得联系,河北医科大学已同意为巴州人民医院培养研究生,今年下半年将实现第一次东西交流、院校合作。

河北省援疆干部、巴州人民医院副院长肖向建说:“借助河北省靠近北京和天津的地缘优势,我们正积极谋划开展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加强互通交流,提升医疗水平,造福巴州人民。”

在援疆医疗团队的群策群力之下,巴州人民医院建立了多学科病例讨论制度,实现多学科、多科室的广泛交流合作,并积极筹划建立危重症中心。同时,援疆医疗团队积极参与和筹建巴州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和小儿外科,进一步完善巴州人民医院的医疗系统。

为了迅速提升巴州的医疗水平,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及各县市受援单位的薄弱学科,进疆两个多月以来,河北援疆医疗专家肖向建、殷飞、吴迪等人员先后组成专家组,分三批次,共计十余人次,赴且末、若羌等地医院查房、义诊,为当地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总行程达3000多公里。

“我们要求每个援疆医生必须带2名学生,团队每位医生都要悉心指导医院申报课题研究,全力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不仅要给医院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要夯实医院持续发展、高位发展的智力基础。”肖向建说。

各县市医疗支援团队都以“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目标,不断完善“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送到支援省市进修深造等方式,培养当地医疗卫生人才,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为续写“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新篇章,进一步提升巴州、兵团第二师医疗水平,“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计划投入1.37亿元援疆资金,用于支持巴州、兵团第二师医护人员培训、医疗设备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

  • 上一篇:中国红基会“先心病筛查救助行动”新疆首批患儿入院治疗
  • 下一篇: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