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通讯员李明胜)7月2日,在裕民县察汗托海牧场到塔斯特风景区的黄金地段,出现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沿路一个个的小摊,每个小摊前都围着或多或少的游客,原来是察场的农牧民在将自己生产的奶疙瘩、土鸡、蘑菇干、野菜向游客推销。
喀拉克米尔村村民张华已经卖了2个多月了,有时1天能卖到400多元,张华的脸上笑开了花。
察汗托海牧场地处在裕民县旅游线路的黄金地段,近几年来随着游客的增多,场党委围绕旅游做文章,把旅游业作为场支柱产业之一来抓,积极鼓励定居牧民开办牧家乐和旅游商店,“吃旅游饭、发旅游财”,拓宽牧民致富渠道,增加收入。
阿克铁克切村村民古丽夏西古丽夏西依托地理优势及场里的大力扶持,开起了“牧家乐”和“旅游商店”做起了买卖,说起2016年的经济收入,古丽夏西笑呵呵地说,去年她经营的牧家乐纯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比以前放牧日子好过多了。
民国政府和苏侨领事馆旧遗址是察汗托海牧场最为古老的建筑物,反映了民国时期以来边疆地区的政治、文化、生活和生产发展状况,察汗托海牧场积极做好旧遗址的保护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旧遗址进行定期卫生整治,给游客一个干净、亮丽的景点环境。
组织机关干部和各队农牧职工每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推除残墙断壁和破旧房屋,在喀拉克米尔村、克什玛布拉克村及场机关显眼的地方书写旅游标语,给游客赏心悦目的感觉做好旅游点的卫生工作,保证旅游景点的清洁卫生。同时为方便游客夜间行走,在重要路段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保证了游客的行车安全。
往年,旅游沿线的牧民没有意识到旅游业对二三产业的影响深度,不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旅游业中来,体会不到旅游业对他们所带来的增收渠道,在场党委的宣传和引导下,全场民族风情游从无到有,发生了质的转变。民族风情游有着独特的民族风味,遛马拍照,盘膝而卧,品尝民族佳肴,都是游客非常喜爱的旅游项目。
目前,全场共有“农家乐”“牧家乐”20余家,今年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增“农家乐”10家,人均增收300元。
“下一步,察汗托海牧场将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扶持农牧民力度,全民动员参与旅游业,加快带动农牧民的增收步伐。”察汗托海牧场党委书记谭清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