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 邓平)继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在新疆首映后,5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以下简称“自治区文联”)联系工作实际,结合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天山南北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及“访惠聚”工作的意义,召开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座谈会。
座谈会特别邀请了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编剧李牧时,演员梅丽古力·艾买提、巴赫提亚·艾则孜等主创人员在现场分享了影片创作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整个剧组在编剧前的付出,创作和拍摄过程中对影片情感的重点表达,对艺术风格样式的确定,以及对民间音乐舞蹈为载体的挖掘,对纳格拉鼓如何贯穿整个电影情节的斟酌等方面创作背后故事进行了讲述。
自治区文联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学亮,自治区文联《西部》杂志社社长、副编审黄永中,自治区文联《新疆艺术》(汉)杂志社社长、一级作家黄毅,自治区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副研究馆员彩才等来自新疆文艺界的10多位艺术家,对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进行了分析,并发表了影评。
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新疆作家协会主席阿拉提·阿斯木说,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一部有思想,艺术传达方式独特,让人感动,让人思考,积极向上的电影,题材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感染力强,充满正能量,是一部象征关爱和希望的影片;通过电影的形式去极端化,建设健康的现代生活,是一部鼓励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优秀影片。在当前我们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进程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观影时,我屡屡被震动、被打动、被感动,眼泪夺眶而出。”自治区文联《西部》杂志社副主编、编审张映姝说,在主题的深度开掘基础上,影片在艺术呈现上也不乏精彩之笔。“鼓”这个意象贯穿始终,它代表着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代表着维吾尔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是群众的心声,更是以工作队为代表的正能量与极端宗教势力对抗的象征物。从偷偷地打鼓,把鼓锁起来,收藏鼓,心甘情愿送鼓,到最后鼓声响起来,从一面鼓到几十、几百面鼓被击打,这一跌宕起伏的过程展现出工作组用真心、诚心、爱心、耐心、细心换得了民心,赢得了民心,也体现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张新生总结时表示,《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一部彰显新疆文艺家责任与担当的佳作。文艺创作应当有正确的艺术追求,要立足于具有稳定性的精神传承,潜心发现现实之真、人民之善、生活之美;文艺创作要有扎实的生活积累,关键是创作者要植根生活沃土、汲取人民滋养,以精心打磨的细节真实,忠实践行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我们要认真总结这部电影的创作经验,以追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的“鼓声”激发广大文艺家的创作激情,把学习总目标、贯彻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的政治要求,融入文艺创作实践各个方面,努力为各族人民奉献更多文艺精品,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新疆长治久安,作出文艺战线和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宏阔的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影片艺术地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生动现实,表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
了解更多内容点击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在京首映》——亚心网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新疆首映式侧记》——亚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