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丽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水土保持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把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做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着力在提高认识、规范发展、加大投入、严格监管上下功夫。经过多年来的综合防治和治理,全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在治理规模、程度、质量、效益上都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根据云南省2004年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査报告显示,丽江市水土流失面积达到5441.89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的26.48%,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尤为突出,是全国、全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治理,云南省2015年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报告显示,丽江市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305.9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0.9%,经对比,累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135.9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从1997年我市列入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区至2018年底,丽江市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312.21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54031万元。减少土壤流失量1247.19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3759.47万㎡,增加经济收入量40699.98万元,增加粮食产量2066.06万㎏,增加林草植被面积56302.59平方公里,受益人口56.3万人,脱贫人数24004人,解决人饮48239人。
治理开发促效益
据介绍,在水土保持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水务部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积极推进”的工作方针,进行了以水为主线,渠系配套工程和庞大坡面水系的建设,提高了项目区水利化程度,解决了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的困难。一定程度上解决项目区普遍存在的汛期大雨大患、无雨干早,靠天播种、积雨饮水的困难状况。从而改善了薄弱的水利设施和低下的水利化程度,促进了项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效解决了项目区群众的困难。
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另一问题。针对于此,各级水务部门在开展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要求,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种、养、加工、商业旅游各业协调发展的目标,力求将小流域治理既成为一个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又成为发展商品生产基地的单元,做到保护开发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水务部门充分利用小流域内的水、土、光、热资源,发展优质、高效、经济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彻底改变了项目区群众“用钱靠卖粮、交费卖头猪”的传统单一经济模式,直接推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项目成为多元经济的带动工程。
据悉,在开展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各级水务部门始终坚持走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生态效益得到改善,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林草覆盖率逐步得到提高。同时,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群众缺水、缺钱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同时,也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达到50%以上,人均收入提高30%以上,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5亩,人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00公斤以上,人均产业开发用地达到0.5亩。
强监管重宣传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水土流失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水务部门通过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督促业主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把人为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重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水土保持意识。据介绍,多年来的宣传教育,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还进一步保护了生态环境。水务部门通过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使项目区变成了夜晚不用摸黑出行,秸秆变废为宝,污水不再横流,垃圾自觉收集,村容整洁美观,从而也逐步实现了山青、水秀、岸绿、景美。
目前,各治理区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昔日“山露皮、沙压田、河平堤”的现象荡然无存,而今取而代之的是“田披绿,果飘香,粮满仓、鱼满塘,山清水秀好风光”的美好景象。在治理的小流域中,水土保持工程名副其实地成为生态建设的“助推工程”、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动工程”。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振兴夯实了基础,人民群众的水保意识也大为增强。(作者 何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