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牟秀才:用生命诠释“西畴精神”
2017年的冬天,对于西畴县莲花塘乡大锡板村的群众来说,是个极为寒冷的冬天。就在这个冬天,那个时刻牵挂着、关心着他们的村干部牟秀才永远离开了。
“出殡的那天,虽然山高路远,天寒雾露,但仍然有200多名群众自发来送牟副主任最后一程。这在我们这种小村子里是很罕见的。”现任大锡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牟秀德说。
1960出生的牟秀才,在当任村干部前,是小锡板锑矿厂的副厂长。而那时,大锡板村委会支书的职位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村民都渴望能有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人来带领他们搞好家乡建设,发家致富。乡党委经过多方考虑,并调查了解了群众意见后,决定推选牟秀才任支书。在知道村民的期盼后,牟秀才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高出村委会几倍工资的副厂长职位,来到村委会工作。
这一决定,便成了牟秀才一生的选择。进入村委会后,直至去世,他再没离开过。
进入村委会工作后,牟秀才除了在村委会办公室处理公务,其他的时间基本都是在乡下,在群众家走访。村民都说,自己家的情况自己甚至都没有牟秀才了解。2015年,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中,牟秀才选择了挂钩大锡板村最偏远、任务最重的寨子——新坪寨和回龙寨。
骑着家里唯一值钱的一辆摩托车,无论晴天雨天,他都奔走在村村寨寨,奔走在扶贫工作第一线。早上披着月光出门,深夜顶着星星回家成为了牟秀才的工作常态。牟秀才的女儿说,父亲每天都天不亮就骑着摩托车下村去了,晚上深夜甚至凌晨一、两点才回来,虽然知道父亲天天都在自己身边,却常常是几天见不着父亲一面。有时候很想父亲了,打电话让他回来早点,但他的回答基本都是一样:“我还在寨子里给群众开会”“我还在群众家走访”……家人和同事看着他工作起来总是没日没夜的,都很担心他的身体,时常提醒他要注意身体,实在忙不完的,就第二天再去做吧。可他总是毫无商量余地地说:“明天有明天的事,今天的事就得今天做完,否则就会耽误后面的工作推进,时间不等人。”
2017年初,同事们发现牟秀才的嗓子有些沙哑,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于是提醒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但他说自己只是小感冒,吃点药就好了。工作的步子一点没慢下来。2017年6月,脱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时候,牟秀才的病情已经恶化到连发声都很困难了。但此时的牟秀才,心思还是没放在自己的病情上,满脑海还是工作。为了能更精准掌握各村贫困户的信息,他进村入户没落下一天。因为发不出声音,他就随身备着很多小纸片,把想说的写在小纸片上和群众以及同行干部交流。
“那时候他已经病情比较严重了,但他说他对村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我们刚刚下来不熟悉,他一定要带着我们进村入户做工作,由于他已经无法说话,每到一户人家他都会用笔把村民的基本情况和想说的内容写在纸上,让我们看过之后再讲给群众听。他还总是在纸片上和我们强调,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很严格,大家一定要带着责任心认认真真去做。”驻大锡板村工作队长解家礼说。
“现在想起来,我们真的很自责,就想着牟秀才总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他说没什么大事就应该是没事,再加上我们也缺乏对相关病症的了解,所以没有想尽办法把他送医院去。”
2017年10月,全县精准扶贫动态管理各项工作接近尾声。此时牟秀才的身体已经很虚弱,话说不出、饭吃不下、走路困难,身体日渐消瘦,此时的他才在同事和家人的极力劝说下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为食道癌晚期。这道晴天霹雳,让家人和同事无法接受。
为了让牟秀才能安心治疗,大家对他隐瞒了病情,并及时转到昆明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些好转的牟秀才因为牵挂着回龙寨、蜜蜂洞等5个村小组的建档立卡户,他们的入户道路建设得怎么样了?安居房建设进度如何?是否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了?……他要把住院期间落下的工作尽快补上。
不顾劝阻,2017年年底,牟秀才回到了村里。回村后他第一个到的地方便是村委会。“他到村委会到处转了转,和我们交谈了半个小时左右。交谈中反复和我们说要认真仔细工作,他现在身体不好,做不了太多工作,希望我们多做些,不要让村里的工作落下。”牟秀德说。
然而,病魔无情,回家后的第三天,牟秀才病情恶化,再次返回医院进行化疗。而这一去,竟成了他和家乡、和亲人、和乡亲们的永别。上次住院回来给老父亲卖的帽子、给小孙女买的钢笔,成了他给的最后礼物。2018年1月14日,年仅58岁的牟秀才走了。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不会电脑,工作创新也赶不上年轻人,主动提出让年轻人来当村支书,他就任村委会副主任,但工作却比以前更多,除了村委会工作依然方方面面都兼顾外,还要帮助指导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年轻村干部。为了让群众先住进新房,他把盖新房的机会给了村民,如今他家的房子也还是加固后的土坯房;进村道路硬化的时候,他也把前面的机会让给别的村,自己所在的村安排在后面。”牟秀德说。
他是村委会优秀干部,是群众公认的好村官,是家中孝顺的好儿子。他曾为脱贫攻坚冲锋在第一线,他曾为解决群众困难彻夜未眠。他走了,却永远驻进了群众心里。(记者 曾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