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挪矿山变果山(经济新方位·长江上游转换发展动力③)
如果说当初镇里人因果子山煤矿关停而被迫种芒果,那么随着亩产值近万元,越来越多的人动了心思。
刘宗顺就是起头的那个,他是云南丽江华坪县荣将镇的种植户。这里位于金沙江畔,即便隆冬,依然温暖,果子山更是果花正艳。
不过这些花,在控花技术下,一个果也不结。为啥这么做?
原来,几年前,华坪遭遇大雪,百花凋零。刘宗顺忍痛掐掉旧枝条,没想到居然重新开花坐果。更让他惊喜的是:芒果成熟期整整晚了俩月。
第二年,气象正常。他却多了个心眼,故意掐掉第一茬花。没想到,芒果同样晚熟。
就这样,不同于其他地区集中在夏季上市,华坪的芒果最晚能结到11月。靠着打时间差带来的市场需求,这里的芒果走货特别快。
刘宗顺发财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几户原本在煤矿打工的同村人,提出免费帮忙采收,实际就想摸清这些种植大户的“门道”。
晓得来意,刘宗顺也不避讳,主动建议人家先改良品种。嫁接枝条市场价要一斤100元,他却让大伙随便剪,不要钱。
算起来,刘宗顺也有自己的账。“如果只是自家芒果好,外地客商不会上门。连片规范化种植,果子山名头才响。”
“一开始,壮劳力都在矿上。芒果疏于管理,卖不上价。”刘宗顺说,煤矿效益好时,人手不够。比如除草,只能靠打药,树下寸草不生。花期一过,传粉的蜜蜂纷纷饿死。
这些年,沿江小煤矿陆续关停,年轻人回到芒果园。人工除草,不再打药,蜜蜂吃得香,坐果有保障。
不仅如此,新的种植技术更是轮番上阵。喷滴灌、太阳能杀虫灯,早已不稀奇。酵素施肥更叫一个讲究:1份糖、3份芒果、10份水。发酵仨月浇灌,花才这么艳。
2018年,华坪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
上了规模,产业分工更细。
日常的田间管理,种植大户都已托管给农业技术工。刘宗顺自家200亩地,常年雇了4个人。每到采果、套袋、施肥阶段,还要集中再请一批人。
刘宗顺也曾尝试自产自销,结果发的货还没大商户在地头的收购价高。“干脆专心搞种植、抓品质!销售、加工还得是人家专业公司。”
如今在果子山,果农收入10万打底,大户年入百万也不鲜见。黑煤山,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由黑转绿,果子山上演了变色记。
“同样大小的芒果,比煤炭可金贵多了。煤越挖越少、果越结越多。这条路,对头!”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记者 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