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慧监管中心:洱海保护治理的“数字大脑”
“滴滴,洱海入湖河流弥苴河监测数据异常,后台报送系统已经启动,智慧监管系统数据更新完毕,请立即向相关负责河长进行紧急通报……”这是4月11日在大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技术人员借助相关平台系统模拟的一场洱海保护紧急预警。
一进入智慧监管中心,迎面便是一块巨大的弧形展示屏,屏幕上以GIS地图、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的样式详细地展示着环洱海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洱海水质情况、水环境监测数据、固体废弃物中转处理及清运数量等。在主显示屏的两侧还有两块小屏幕,分别显示着大理市各垃圾中转站的实时监控。“别小看这一串串的数据,这些数据的监测、收集、处理及分析运用,为洱海保护治理的工作决策提供着重要支持,智慧监管中心可以算是洱海保护的数字大脑了。”智慧监管中心工作人员赵晨阳笑着说道。
据介绍,为了加快以洱海保护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治湖·智慧监管”目标,使洱海保护治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转变,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监管。大理市于2016年9月启动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的建设,2018年11月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智慧监管中心项目除完成监管系统硬件平台、多功能集成展示大厅、三维应用智能化管理显示系统、会议系统、综合管控平台、水环境监管系统、现场监测系统的建设外,还新建了固体废弃物监管系统,增加了包括生活垃圾、畜禽粪便资源化、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弃物、飞灰、污泥监管系统7个子系统,新建了视屏整合系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巡查和执法管理系统。同时,对水环境监管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增加了4座污水处理厂监管、31条入湖河道监管、湖湾水质监管、蓝藻处理设施监管、客栈监管系统等6个子系统。
在搭建智慧监管系统,建设智慧监管中心的同时,大理市还新建了包括污水处理厂、洱海湖湾、藻水分离站、雨量站等在内的155座自动化监测站,检测站实行24小时数据实时监测,每4个小时监测站自动取样并分析上传相关数据,监测数据统一存储于云中心,可以随时进行数据抽取及比对。“检测数据的自动取样、自动监测、自动上传及云存储,最大限度地防止了重要监测数据的丢失,为洱海流域环境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资料。”赵晨阳一边熟练地操作设备展示各种监测指标信息一边详细地介绍。下一步,这些自动化监测站的信息数据还将与州市监测站及上海交通大学监测站的信息进行分享、比对及整合,更有利于追溯洱海污染物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消长规律,探明污染原因、污染机理以及各种污染物质,更为精准地预测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洱海水环境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信息推送和紧急预警研判方面,智慧监管中心也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赵晨阳说。每天,智慧监管中心系统将对重要指标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无异常情况,18时定时向洱海各级河长进行当日水量水质情况的短信推送。若发生河道或湖湾数据监测异常,后台报送系统启动后,智慧监管系统将第一时间抽取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异常指标,紧急通报区域河长,采取相关应急措施。
目前,大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所有项目建设均已完工,各类系统处于调试及试运行阶段。实时在线的数据采集、动态及时的信息反馈对洱海保护的日常监管及预警研判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大脑”的工作效应逐渐显现。(记者杨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