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和顺:百年宗祠千年事

时间:2019-05-11

原标题:和顺,百年宗祠千年事

摘要:腾冲和顺,名满天下!腾冲和顺龙潭旁的李氏宗祠,在书写着李氏宗族祖训最高、最显眼的位置,写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直抵人心的暖心话语:“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下面写的是对和顺李氏后裔的教诲:要尊祖敬宗;要感恩祖辈先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国家……本期跟随作者李青走进天下和顺看一场“宗祠里那场盛大的聚会”、读一本“遗落在边地的一本汉书”、悟一回“家国天下的精神归宿与守望”!  

清明祭,宗祠里那场盛大的聚会

清明节这天,腾冲和顺龙潭旁的李氏宗祠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扫往日的宁静,一场李氏家族的清明祭祀正在举行。

正午时分,一年一度的和顺李氏宗族清明祭祀活动拉开大幕。

先是主持人向族人通报过去一年里,理事会经手的一些大小事务,包括与国内、国外联系来往的一些重要事项,财务收支情况等。然后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提出了30条族规,大意是:团结邻里,扶困济弱;不得打架斗殴,赌博酗酒,卖淫嫖娼,不得沾染各种陋习,不得涉黑涉恶;倡导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建功立业;不论是从政、经商,还是专业技术人才,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都将写入家史。

让我惭愧的是,作为李氏后裔,自己只记住了零星的几条。但我发现,这些族规都与国家的要求紧密相连,只是更通俗,更具体,也更容易懂。

此时,我想起了进大门时,在宗祠大殿正对面的墙上张贴着两张朱红纸。上面用毛笔书写着李氏宗族的祖训和账目公布。通过公布的账目可以看出,理事会除了料理宗族有关事务外,族中长者辞世,生病住院,理事会都会去看望。

在书写着李氏宗族祖训最高、最显眼的位置,写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直抵人心的暖心话语:“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下面写的是对和顺李氏后裔的教诲:要尊祖敬宗;要感恩祖辈先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国家;要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家族;要率遵祖训,勿忘尔祖,力修厥德,孝重亲仁,履职敬业,奉公守法,为国、为民、为桑梓多作贡献,办更多好事。最后则摘录了一些微博妙语,教育人们要敬业守信,家庭和睦,尊老孝亲,要做好人好事。

仪式按照一定的流程正在进行,主持人对新聘任的第六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颁发了聘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向分散在国内各地的理事颁发聘书外,还向缅甸曼德勒、密支那等地的副理事长和理事颁发了聘书。

在悠扬的洞经音乐中,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千人清明祭祖活动。置身其中,举目四望,突然发现很少有熟识的人。虽然乡音不再,有的已是少数民族装扮,但不管来自异国,还是他乡,我们彼此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血缘,相同的根。

音乐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对先祖的缅怀中……

600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和顺李氏始祖赫斯波钦调来腾,跟从尚书王骥征麓川。原为军籍,先聚居阳温墩村(今和顺镇)李家巷,同军共管,无别户分军。后因四世祖于嘉靖八年,向许姓购买田、山,分居水碓,开始军分两户,从此在和顺繁衍生息,直至后辈繁昌,或走向他乡,或走向异国。

洞经余音绕梁,一如温婉的江南女子,悠悠地走出了宗祠。

铿锵的锣鼓声骤然响起,一对雄狮和两条祥龙欢天喜地地入大门,上台阶,进大殿。舞龙舞狮表演将祭祖活动推向高潮。紧随其后的,是当地妇女自行排练的歌舞表演。第一个节目便是很应景的《相聚在一起》,欢快的音乐、独具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让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族人更深地体会到“和”与“顺”。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一个属于每个人的节日。

历史上,李氏宗族出现了民国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云南都督蔡锷的秘书长李曰垓(艾思奇的父亲),哲学家艾思奇(原名李生萱),腾冲较早接触西方世界的商业家族“永茂和”的弟兄们(弯楼子民居博物馆是他们的故园)……

如今,在和顺这方沃土的孕育下,李氏后裔从和顺走向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相信,其中很多人和我一样,专程从外地赶回来,只为追思先人,也展望美好生活。

随着各项祭祖仪式的推进,一场大型的千人宗族盛宴即将上演。在宗祠南侧厢楼的回廊上,近百口土陶锅子散发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厨房里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一道道家乡美食正在紧张的筹备中,有满是东南亚特色的茄旱鸭,有记忆中甜蜜蜜的冷饮西米冻,有时令山珍炒椿树芽,有薄如纸张的大薄片肉、凉拌豌豆粉,还有腾冲席面上少不了的香酥干菜。每一道菜都是家乡的味道,充满浓浓的乡愁。每一道菜都让人想起老屋中的爷爷、奶奶,让人缅怀逝去的亲人。

许多之前没有来过和顺的远方的族人,带着学徒的眼光来参观正宗“和顺味道”的做法,不时地向忙里忙外的大厨们询问具体的做法,频频举起手机拍照、拍视频,将家乡的味道定格在画面中,将瞬间定格为永恒。而那些被锣鼓声吸引来的外地游客,在发出声声惊叹的同时,也不断地忙着拍照,发朋友圈,仿佛这才是他们此次旅游时最美的“艳遇”。

祭祀活动一直在持续。理事会的各项议程结束后,在悠扬的洞经音乐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族人开始有秩序地来到大殿,依次在供奉着先祖牌位的神龛前焚香,烧纸,磕头,祷告,祈福。这是一个庄严的过程,虔诚而执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香烟缭绕洗无尘。临近下午四点,一场春雨如约而至,淅淅沥沥,如正在演绎的洞经音乐般缠绵悠长。

将近五点,一场千人盛宴开始上演。近百口锅子依次上桌,颇为壮观。桌子上,以锅子为中心,当地的豌豆粉、椿树芽炒肉、茄旱鸭、西米冻、干拼也顺序呈现在桌面上。

同桌吃饭的彼此虽从未谋面,不管来自何方,围坐在同一口锅子旁,聊着聊着就熟悉了,讲着讲着就成了亲戚。一家人呀,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中国的和顺。

傍晚时分,一场以清明名义而举办的祭祀接近尾声。其实,这样的祭祀从来就没有结束,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同样的相聚还会如约而至。

清明节期间,这样的祭祀,在和顺其他的宗祠里也同样在举行。

毋庸置疑,延续了几百年的清明节和顺各大宗祠举行的祭祀活动,俨然已成为和顺厚重文化底蕴的一种象征。各大宗祠里上演的,已不仅仅是族人的一次祭祀,而是一种已经突破了家族和地域的家国情怀的深厚沉淀。

宗祠,遗落在边地的一本汉书

宗祠,又称祠堂,是古代儒家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古代体现的是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家族团结的场所。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一个家族的象征。

和顺的先祖从中原跋山涉水而来,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耕读传家,亦商亦儒。随他们跋山涉水而来的还有中原文化,最典型的文化符号,当属今天和顺的李氏宗祠、刘氏宗祠、寸氏宗祠、尹氏宗祠、贾氏宗祠、张氏宗祠、杨氏宗祠、钏氏宗祠,统称和顺八大宗祠。

每逢族中大小事宜,族人都会到宗祠商议,由族中长辈定夺。每逢节日或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宗祠又将族人聚拢,大家一起见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和顺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修建得最早,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1936年重修新大门,前后历时128年。作为代表着传统汉文化的宗祠,寸氏宗祠大门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宗祠不同,其他大门均为传统的飞檐斗拱、瓦木结构。而寸氏宗祠大门则由三道罗马柱式的石制半圆拱门组成,三角形的石制门头满是浮雕,充满浓浓的西洋风情。门外月台上树有两根石标杆,悬两层方斗,每个方斗上的雕刻亦呈西洋风格。

1936年,旅缅寸氏族人在缅甸请印度工程师设计大门,并请印度工匠到和顺施工修建而成。在和顺所有宗祠中,寸氏宗祠是最“阔”的,建造所用的钢筋、水泥、沥青等全部从缅甸用马帮驮运回来。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的西洋大门,配上中国传统的匾额楹联,最终成就了华夏文化与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珠联璧合的经典之作。

作为家族圣殿的宗祠,引入异域风格,足见异域文化已溶入到和顺人的血脉里,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的信仰里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当然,它也代表着和顺人开放、包容的发展观。和顺人走夷方的奋斗史,是一首走出去的壮歌,寸氏宗祠的大门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协奏曲。

一个6000多人的小乡镇,为何海外侨胞达12000多人?仰望着寸氏宗祠的大门,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坐落于水碓村龙潭畔的李氏宗祠,是八大宗祠中建盖最晚的。宗祠于民国九年(1920年)动工,用时五年。李氏宗祠依山面水,掩映在绿树丛中。右为艾思奇纪念馆,左为刘氏宗祠,俯瞰波光潋滟的人工湖,与腾冲第二中学隔湖相望。因地势高峻,视野开阔,建筑宏伟,气势恢弘,庄严肃穆、风景优美而著称,建筑规模气势为和顺宗祠之最。当第一缕晨曦爬上山头时,李氏宗祠便沐浴在这晨光中。

我一直惊叹于先祖的智慧。明朝时,他们来到和顺,房屋从东至西环山而建,将最平坦、肥沃的土地用来种植粮食。这与六百年后的今天所提倡的城镇上山如出一辙。我不禁感叹,这样的眼光,是何等的超前啊!

走进李氏宗祠,就走进了一座宫殿。宗祠由正殿、两厢楼、两耳房、二门、前天井、大门及两月宫门组成。从大路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郁郁葱葱、肩并肩、手拉手的龟背竹,约20米长。它们犹如一块巨大的绿网,将近6米高的墙面全部覆盖起来,好像在告诉人们,李氏家族正像它一样,开枝散叶。也许,先辈们当初种下这些植物时,也正是这个用意吧。

沿两旁的台阶上至转折处,为两道飞檐翘角石门,门头上的石刻保存完好,正面为李氏宗祠捐建发起人李曰垓的行书“登龙”、“望凤”,背面是李治的章草“经纬”、“云礽”。在岁月的磨蚀中,字迹显得异常沧桑,韵味悠长。

过了石门,大气磅博的正门挺立于16级石阶之上。八字形的大门围墙依地形渐渐升高,围墙为白墙黛瓦,用火山石镶砌的墙基比一层房屋还高。因祠堂依山而建,这里的墙基除了隔离还兼具挡墙的作用,墙基石头之间看不到粘合剂的痕迹。然而,在腾冲湿润的空气和漫长雨水近百年的侵蚀下,居然没有泥水渗透出来,让人对当时高超的工艺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禁为一百年前的大国工匠点赞。

大门飞檐下,“李氏宗祠”四字匾额悬挂在门楣上。匾额上有烫金的二龙戏珠,蛟龙在祥云间翻腾,雕刻为浮雕,字体为阳刻,匾的底色为绛紫。大门两侧翼门的门楣上分别挂有扇形的匾,右边为“礼门”、左边为“义路”。礼门上书有对联:“型族型宗排启礼门义路,乐山乐水放开知眼仁眸。”

据说,当年修建宗祠的时候,修到大门时资金耗尽,已是举步维艰。李曰垓找到弯楼子永茂和的朝老,他慷慨捐修了大门,才让宗祠顺利完工。

进入大门,是一个宽大的院子,左边是新建的一排木房,是宗祠党小组活动室。从这里进入二门的台阶更高,台阶旁的挡墙前立有“重建和顺李氏始祖陵园功德碑”。碑记载有缅甸捐献功德芳名,捐资从缅币一万元到二百万元不等。国内的捐献则是人民币一千元到三万三千元不等。再上拾余级台阶,通过石拱形的二门进入天井。二门为三开间牌楼式。二门和大门一样雄伟、威严。穿过前天井进入眼帘的是大殿及两侧三面回廊重檐歇山式厢楼,厢楼的前侧各是两间木楼。

大殿是三开间的穿斗式五架木房,雄居最高处,尽显庄严肃穆。正前方悬挂着族人题的“道德开基”的黑底金字匾,下方则是民国元老谭延恺所题的“声垂无穷”的金底黑字匾。右边悬挂的是民国元老李根源民国十四年所题的“积德累仁”,左边悬挂的是族人所题的“源远流长”。大殿回廊的柱子上挂满对联,主联为李曰垓所题,98字长联写出了和顺及李氏家族的历史。

大殿正中是供奉着始祖至五世祖神位的神龛。神龛最高的雕刻有七层,两边为对称的五层雕刻。基调为黑色,雕刻和神位为绛紫,有金色点缀,字体亦为金色,庄重肃穆而不显呆板。大殿的右侧立有李氏宗族、宗祠简介碑记,右侧立有修缮李氏宗祠序和捐资芳名碑,同样的分人民币和缅币记录。

两侧的厢楼同样依山而建,比大殿低了一层楼,从大殿廊前侧的拱门可进入厢楼的楼上,厢楼的窗户为磨砂玻璃,用木条拼成各形图案做装饰,窗周围则是木格装饰,简洁大方。

从楼上后侧的楼梯可以下到大殿前的天井。不进入一楼的室内,人们极难发现隐藏于此的楼梯,我不得不叹服先祖在一个世纪前就能将安全、实用、美观的理念在建筑上运用得如此娴熟。一楼是三面回廊。两厢楼和大殿相互串通,体现了方便和处处通达的理念。

大殿正前方是一个半圆的水池,池上的龙头不停的吐出来自山涧的清泉。水池上方的石栏杆上刻有李曰垓于癸酉秋题写的“聿修厥德,勿忝尔祖”小篆石刻,蓝底白字,保存完好。天井里粗大的桂花树、紫薇树伴随着宗祠走过百年时光,在花开花落间看尽人间繁华,见证百年沧桑。

整个宗祠的建筑木料都是腾冲上等楸木,没有用漆等涂料,显得古朴而不做作。所有的墙为錾子挑花的清水墙,不用水泥石灰等粘合,石头之间竟然一根头发丝都无法吹进去,是那样的严丝合缝,又是那样的坚如磐石。宗祠里没有花哨的装饰,让人不由得想到大道至简。

在和顺这块中原文化、边地文化、异域文化交相融合的土地上,李氏宗祠作为和顺建筑年代最晚的宗祠,是纯粹的中式传统建筑,折射的是华夏文明,体现的是“和”、“顺”,是中原文化在边地落地生根的例证。

一座座祠堂,就是一本本遗落在边地和顺的汉书。不管是气势恢弘的李氏宗祠,精细别致的刘氏宗祠,还是中西合璧的寸氏宗祠,在每个祠堂的最深处,都写满了这个宗族悠久的故事,珍藏着无数的古典章回,闪耀着文化起转承合的光芒!

宗祠,族人的精神归宿与守望

对我而言,对于宗祠的了解,从小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因为父亲的一生,或多或少地都与它有着无法割舍的故事和情怀。

和许多地方的宗祠一样,李氏宗祠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许多懵懂的孩童就是在这里开启了人生的第一课,然后摇头晃脑地吟诵着一本《温墩小吟》走向世界各地。还有许多人,在这里读完“四书五经”后走出去,然后又回到这里,用心守望着这个叫“和顺”的故园。

尽管我在和顺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父亲的言传身教总与书籍有关。记忆中的日子,家里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可父亲还是从有限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买书。父亲每次进城,除了采购回生活必需品,总会买回几本书,家中的书柜里满是古典文学名著。工作之余,父亲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站在宗祠里,看着满是文化底蕴的盈联、匾额、石刻,尚未成年的我似乎明白了父亲为何爱书。

曾经,和顺人因为传统文化、传统礼仪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平常的待人接物中,还时常因为不被理解而遭人调侃。是呀,宗祠在族人的心中是神圣的,它对族人在文化上的熏陶、教化也是潜移默化的。

父亲念过旧时的私塾,上过新学,从小就跟在爷爷身后,到宗祠参加过数不清次数的祭拜。后来,他从这里走出去,一走就是30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带着我们一家又回到这里,执教掌学。1986年,父亲回到老家和顺水碓小学任校长,当时的小学就设在李氏宗祠里。

文革期间破“四旧”,宗祠的修缮自是欠缺,更别说在这里举办大型的祭祀了。父亲常对我们说起,那时宗祠十分的破败。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就会下小雨。孩子在里面上学时,都是用一些盆和桶放在二楼的教室里接雨水。

他动情地回忆说,在一次家长会上,他提议捐资修缮屋顶。多数人的捐款都是10元、20元。有一位家长怯生生地掏出一些角票,很是难为情的说,自己也就只凑得出这2元钱,这么少不知学校会不会嫌弃?父亲对他说:“今天捐得最多的就是你,正是有了像你一样的人对家乡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才让和顺有那么多的人走出腾冲,走出中国。我代表学校和所有的家长感谢你!”父亲的话刚说完,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此事,父亲记忆深刻。他说,正是由于大家都在乎宗祠,在乎教育,才使得原来破败的宗祠逐渐得到一些基本的维护和修缮,否则早就不成样子了。

李氏宗祠不论是作为宗祠还是学校,正是有了这些人倾其所有的呵护,才得以保留下来,也才有了今天的积淀和传承。

在破“四旧”中,宗祠里的神位、匾额、盈联被有胆有识的族人收藏起来。父亲在这里任教时,很支持这位族人将珍藏的神位在大殿里重新挂出,蒙尘数十年的牌位才得以再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也正是这些人冒着被打成牛鬼蛇神的危险,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才让宗祠有了鲜活的灵魂,才让和顺这颗遗落在边地的中原明珠熠熠生辉。

在岁月的变迁中,宗祠曾关过牛马,批斗过地主老财,做过村办企业的工厂车间、仓库,做过小学。如今,它还是党小组的活动场所。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尽管那“人棉厂仓库”的字迹尚在,但它始终是族人心中的圣殿,是家族的中心,是每个族人的精神归宿,也是和顺文化的发祥地。

父亲说,过去清明节还未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放学生一天假,将宗祠让给族人祭祀。正是有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老家宗祠每年清明的祭祀才被一直传承下来,也才有了每年海内外族人的清明回乡祭祖。

作为一个离开和顺多年的人,是宗祠让我们找到了精神的归宿,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来处。它告诉我们,即便走得再远,也要回归故乡。

我无数次回到这里,看着满树的丹桂感叹季节的更迭,在拾级而上时无奈于岁月流失,在楼上推开尘封的窗棂,看湖面的烟波浩渺,在“厚重”的牌匾前驻足沉思,感悟一种文化的情愫。甚至试图与众多的先贤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寻找一份漂泊后的宁静。

其实,需要回答的问题太多,而答案就镌刻在这挑花的石阶上、木雕的窗花里。是呀,虔诚地在先辈面前跪拜时,那香烟缭绕中,那婉转的洞经音乐里,不就有么? (李青)

  • 上一篇:保山市政府系统2018年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7.4%
  • 下一篇:隆阳区茶叶咖啡亮相2019茶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