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春雨润七乡壮乡苗岭焕新颜——我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发展
近年来,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州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发展。
破烦苛,提效率,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办事少跑腿、少求人、少费时间、少交材料,是企业、群众多年的期盼,是让企业、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实实在在获得感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放管服”改革的最终目的。
近年来,我州建立健全了政府职能转变协调工作机构,强化了“放管服”改革的组织领导、任务分工和协调配合机制,制定“放管服”改革20条措施和“六个一”行动方案,将“减环节、压时限、优服务、提效率”作为改革重点,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减证便民、双随机一公开、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等改革措施;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完善提升网上办事大厅、政务微信公众号、一部手机办事通APP、政务自助服务终端等功能,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号一窗一网”服务。完成全州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软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建设,推行公共资源全过程电子化交易,促进公共资源公平公正交易;全面推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多证合一”改革,全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简易注销登记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简化企业登记和退出手续,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2013年以来,全州共取消行政许可133项,州级下放行政许可187项;建立了各级政府内部审批事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8项清单制度,完成了执法人员名录库、市场主体名录库建设,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覆盖,2018年全州开展“双随机”抽查各类市场主体730批次1.3万户。全州统一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录入核查工作,共录入行政职权(6类)67348项、内部审批事项591项、公共服务事项1339项,共计近750万个要素,为全面接入全省行政审批“一张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改、工信、水务、林业、国土、规划、环保、住建、消防等14个部门进驻州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中心,审批时间大幅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政务服务基本实现“身份识别自动化、服务设置项目化、内部流转系统化、服务监督一体化、受理服务多样化”的目标,各类型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企业、群众办理业务流程简便,效率大幅提高。
重谋划,勤调度,狠抓项目储备落实
我州经济基础薄弱情况长期存在,必须加大项目储备和建设力度,改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但是,项目不是通过“等、靠、要”得来的,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全面深入谋划,研究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高质量项目,才能有效争取上级投资或民间投资,使项目落地推进。
为此,2018年,我州充分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创新项目谋划思路,突破以往项目谋划走“领导路线”、“部门路线”、“办公室路线”的思维定式,明确提出“走群众路线,打一场全民参与项目谋划攻坚战”的工作思路,在全州范围内组织了一场空前规模的项目谋划全民行动。通过向社会各界人士、机构等征集项目,并对征集到的项目进行审查、评估、论证,使项目具备可申报、可招商、可融资的基本功能,进行科学分类入库管理。
为确保项目能推进、快推进,我州创新工作推进方法,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精准调度工作机制。通过项目征集整理,2018年,全州共谋划项目16370个,总投资38320亿元,一批有质量、效益佳的项目脱颖而出,项目库建设实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扩容与提质双推进,一些县(市)怀揣项目主动到大企业、大集团进行精准对点招商,极大提升了招商成功率。2018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1%,建设领域投资增长32.4%,民间投资增长32.4%,产业投资增长14%,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完成294亿元。同时,项目调度机制建立后,我州2019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开门红”预期目标,1—3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13亿元,同比增长26.3%。
抓重点,集众智,坚定不移加快产业培育发展
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源泉所在。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坚持把培育发展壮大产业作为富民强州的重要抓手,发挥资源、区位、开放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以水电铝材为主的矿电产业、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四大主导产业,高规格组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出台《文山州铝铟锌全产业链发展规划》、《文山州旅游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文山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全产业链规划》、《文山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实现路径更加清晰,产业集聚效益显现。
三七产业大数据库建设、文山三七“三标”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际注册、高效栽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以三七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积极推进工业集群化集团式发展,实施“壮大一批、解困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引进一批”企业专项行动,云锡文山锌铟冶炼公司10万吨锌60吨铟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文山铝业50万吨、云南神火90万吨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云南神火项目创造了从考察到落地建设仅用三个多月时间的“文山速度”。烤烟、辣椒、蔬菜、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户,新组建农业投资公司8家,新认定家庭农场20个,粮食连续17年增产,实现农业增加值172.48亿元,增长6.3%。2018年完成旅游投资38亿元,启动实施42个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019.8万人次、增长35.7%,实现旅游收入320.22亿元、增长31.9%。
同时,州委、州政府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众智汇众力,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双创”工程,组织实施70个技改项目,新增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专利授权量539件。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生物、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技术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整合创新资源,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和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推进公共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激发企业活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落地。截至目前,全州新建省州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1个县获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获得认定。
补短板,办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州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州相继出台《文山州“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文山州“文砚平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规划(2016—2025年)》、《文山州人力资源市场整合实施方案》等重要民生改革文件,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通过放宽行业准入、促进融合创新发展、扩大投融资渠道、强化政策支撑、优化监管服务等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2018年,全州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97亿元,增长34.6%,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9.3%。全州建成公办幼儿园2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0所,新建医疗卫生机构221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疾病防控、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艾滋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落实“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政策,做好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转岗职工、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2万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45.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和失业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645.48万人次,5.66万人享受高龄津贴,17.11万户35.82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中共文山州委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