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高原正是满园春 特色产业竞芳菲

时间:2019-05-18

原标题:高原正是满园春特色产业竞芳菲——香格里拉市产业发展实践掠影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结构、培植财源、促进就业、推动发展、富民强市的主要抓手,大力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基地,引进一批科技先进、发展后劲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逐步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大数据农业助脱贫

5月,高原气候转暖,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的香格里拉贵澳大数据扶贫产业园区,车厘子花竞相开放,形成一道独有的风景线。这些在大连生长了4至6年的车厘子大苗,几个月前落地香格里拉,如今长势喜人。

种植车厘子,是贵澳集团公司分析香格里拉市地理气候特点,推进产业发展选择的切入点。公司负责人介绍,根据车厘子的生长习性,在云南高海拔1900米至3400米冷凉地区栽培才能开花结果,成熟时间在8月至9月,可与其他地区生产的车厘子错峰上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为发挥帮扶和产业带动作用,贵澳大数据扶贫产业园区按照1+N模式运行,其中“1”为核心园区,占地面积1426亩,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整个园区分为高科技农业室内场馆区、室外观光农业区、康养社区、室外休闲游乐区四大板块。“N”是指通过核心园区的建设,培养产业工人,同时吸引合作社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加盟或入股经营带动N个小园区发展。

在园区,每一棵车厘子树上挂有二维码,公司工作人员说,这是对应贫困户的二维码信息,公司为4653户贫困户托管代种车厘子6年生大苗,届时园区将根据二维码信息,按照产业扶贫合作协议,为每户建档立卡户提供2019年500元、2020年1000元、2021年1500元、2022年2500元、2023年3000元,5年总收益8500元的约定分红。园区还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村民掌握农业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参加订单农业发展。园区已使用当地农民工日均200余人次,日均工资120至140元,完成车厘子种植、剪枝、打药培训600余人次。

通过构建“公司(园区)+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商”深度垂直的产业生态,完成传统农业向大数据农业转型升级,摸索一条用大数据助推精准扶贫新路子。

延伸产业链惠民生

5月的小中甸坝区还有一丝寒意,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特性的川贝母在这里找到了最佳的生长环境。2018年8月,云南天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禄劝彩云之滇农业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川贝母基地香格里拉天泉川贝科技有限公司(筹建)在小中甸镇和平村落户,占地162亩,建有标准育苗大棚60.5亩,播种川贝母种子约3亿粒;大田标准种植55亩,种有160万粒川贝母鳞茎;仿野生育苗3.8亩;建立种质资源圃12.7亩;科研试验区3亩;预留秋播22亩。

走进川贝母基地,育苗大棚内长满了一年生的贝母苗,当地村民正在大棚内为贝母苗除草。拉初是附近的村民,她和村子里的人一起在基地打工,每天有100元的收益,家里土地流转给基地,每亩每年有700元的收益。“我在家门口就业,有了好的收益,又能照顾家里。”拉初说。

据悉,基地用工首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当地村民,截至2019年4月,已用工11000人次。

公司负责人张国武介绍,基地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验,在川贝母种子处理、育苗及大田种植方面取得很好效果。下一步,计划推广种植川贝母,建立川贝母加工基地,与上市药企、连锁药店建立合作关系,带动当地藏民发展川贝母产业,将川贝母打造成藏区重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带动促增收

走进小中甸镇联合村开细村民小组,当地妇女正在藜麦、中草药基地劳作。2016年开始,香格里拉圣洁生物种植有限公司在村里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发展。

公司立足高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依托,致力于发展短、中、长期产业有效结合的绿色、生态、有机的循环农业产业。公司负责人陈建华说:“藜麦的肥料是村里的有机肥,藜麦收获后的秸秆打包储存后,是高原藏香猪、牦牛等牲畜养殖不可多得的优质饲料,可促进高原生态养殖业发展。”

“公司教我田间管理,让我学到了种植技术,去年靠种植藜麦和当归,我家收入提高了。”正在除草的村民旺堆说。据了解,公司经常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更好更稳地实现增收。

目前,公司已成功种植秦艽、黄草乌、重楼等高原中药材品种,重点推广高原特色农作物新品种藜麦。采取“村总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订单收购农作物。2018年,回收藜麦26.04吨、支出312.5万元,回收当归36.4吨、支出18.2万元,带动600多户农民,其中建档立卡户26户,推广种植当归700多亩、藜麦3500亩,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特色农业强保障

“区位条件差、发展无优势?”“贫困人口量大、增收无门路?”“年轻劳动力少、群众增收致富难?”近年来,小中甸镇积极破解这些问题,突出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

小中甸镇结合高原坝区的特点,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亮点,建设了马铃薯园、藏香猪园、中药材园、蓝莓园等特色产业园;规范完成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并达标;鼓励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流转,拓宽增收渠道;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工程,扶持和打造旅游脱贫示范村,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小中甸镇引进及培育龙头企业7家、组建培育专业合作社50家,实现3个贫困村均有主导产业,83户建档立卡户均有增收项目,产业覆盖率、组织化程度实现“两个一百”。

“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是2019年重点工作。”小中甸镇镇长张林说,小中甸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强龙头、优布局、建基地、提规模、创品牌”的总体思路,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载体,推进中药材、农特产品、特色养殖等扶贫产业基地及扶贫加工车间建设,建立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记者 石显尧 洛桑央宗)

  • 上一篇:迪庆州“万名党员进党校”专题培训班开班
  • 下一篇:农工党中央调研迪庆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