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云南凤庆县做实生态扶贫文章

时间:2019-05-26

原标题:精心选择产业 精准配置项目 凤庆县做实生态扶贫文章

凤庆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山”的优势,精准选择林业产业、精准建立机制、精准配置项目,做实生态扶贫这篇文章,有力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

“林业产业选择精准,奠定产业增收基础。”全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思路,以“山顶油茶、山腰核桃、山脚坚果”为布局,选择核桃、澳洲坚果、油茶三大林业扶贫产业,为群众产业增收奠定了基础。2018年末,全县共建成林业产业面积319万亩,农民人均7亩。

有序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林下广阔空间和林荫优势,采取“核桃+魔芋”“坚果+砂仁”“油茶+中药材”等模式,建成林下经济29万亩。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以每户贫困户建成5亩以上林产业发展基地为目标,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种植澳洲坚果36.8万株、核桃12万株、高价值经济林木16万株、庭院水果7.8万株。

近年来,凤庆县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在优化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早日脱贫致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县林产业基地面积从2014年的234万亩增长到2018年末的319万亩,林业总产值从24亿元提高到65亿元,增长了277.95%;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从2625元提高到6246元,增长237.9%。

“机制建立精准,拓展群众收入渠道。”产业链短、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制约着群众增产增收,凤庆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实现“联结专业合作社、联结贫困农户、联结贫困村基地、联结贫困劳力就业、联结市场”的“五联”机制,不断促进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引导群众以产业基地为股本,参与林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依托核桃烘烤站组建分社,鼓励群众入社,不断扩大合作社规模和效益,提升核桃品质,增加收入。与农户签订销售合同和最低保护价,与乡镇、村签订合作协议,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加大对基地建设的科学管理、基地管护、鲜果采收、初深加工等技术指导,确保基地和产品质量有保障,在核桃烘烤站建设中提供设备、技术、流动资金等智力支持。结合核桃烘烤站、企业用工需求,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用工重点,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地贫困人口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促进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以公司、合作社为载体,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擦亮产业品牌,运用“互联网+”等模式,面向市场开展销售,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五联”机制推广实施,全县建成合作社337个,有会员4.69万人,其中贫困户8940人;建成无公害基地195万亩,其中贫困户26万亩,解决就业岗位3.16万个;完成收购加工和销售核桃、坚果5.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500元。

为解决贫困群众融资难、贷款难,资金制约发展的问题,凤庆县启动了非林地经济林木确权登记发证和抵押贷款。进一步盘活了非林地经济林木资源资产,破解了林业产业和山区群众发展资金瓶颈,在明晰林木产权、增加融资渠道、帮助群众发展、提高群众收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完成发证2万多本,完成抵押贷款530起,累计贷款金额达9194万元。

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城乡植树、生态修复和农村能源建设,落实好公益林补偿、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补助等政策,择优安排居住在生态保护区符合条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担任公益林、国有林、天然林护林员,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4年以来,全县共完成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1.49万亩,兑现到户补助资金23868万元。累计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护林员1066人,兑现劳务费750.45万元,惠及贫困人口3734人。(特约记者 李廷昌)

  • 上一篇:临翔区建强组织助推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 下一篇:新年赶“新街” 云南永德县大山乡脏乱差街道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