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巧家县段家坪子考古发掘550多座石板古墓出土陶罐石刀贝币蚌壳等文物见证2000多年前已有商贸往来
550多座古墓葬相继被发掘,众多“沉睡”在古墓里的陶罐、陶杯、陶壶、石刀、石镞、贝币、蚌壳、人骨、骨饰品等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今年3月以来,为配合金沙江流域白鹤滩国家级水电站项目建设,考古队对位于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段家坪子的石板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出土文物,考古人员认为,2000多年前,这个区域已存在一定的商贸往来。
抢救
古墓群将被淹没
随着白鹤滩国家级水电站项目的建设,段家坪子石板墓群将成为该电站下闸蓄水后的淹没区。
对此,为了完善、提取和保存该古墓群里的文物和相关考古资料,对今后研究金沙江流域古墓葬及历史提供考古依据,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市文物管理所、巧家县文化馆等组成段家坪子考古队,联合对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在现场,考古人员对该古墓群进行了全面、细致和专业的发掘,对每一个墓群进行编号和标记,对每一件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建档、保存。
发掘
出土文物惊艳专家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推进,文物纷纷出土,带给考古人员不少惊喜。
“从随葬的这些器物来看,墓葬主人应该是相对比较富裕的。”在388号墓葬发掘中,考古专家有了新的发现,这个墓葬中发掘出一块保存比较完整的未成年人骨骼,据推测,其年龄为半岁左右。随葬品有一个小陶杯、贝币和很多由骨片加工而成的骨饰品。在其中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唯一一具翁棺葬,该陶瓮所葬的是一个小孩。
“除了陶器以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很多墓葬里都出土了贝(币),贝是货币的象征,主要产自海洋。我们认为它应该是通过贸易进来的。”考古专家介绍,因当地气候炎热、空气干燥,减缓了腐蚀过程,让该墓葬群中的贝币等随葬品及骨骼保存比较完整。另外,该古墓群规模庞大,都是有规律地成排或成列分布,推测是某个部落或者某个族群的公共墓地。
出土
300多件青铜时代器物
“估计发掘工作要进行到六月中旬左右,才能将这个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大型古墓群发掘完毕。发掘完以后,我们还将对残缺的陶器进行修补,对出土的人骨开展多学科研究,最后要形成一个发掘报告。”据段家坪子考古项目负责人、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康利宏介绍,截至目前,考古队已发掘近5000平方米,清理墓葬550多座。墓葬形制主要以石棺葬为主,兼有少量竖穴土坑墓葬。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有陶罐、陶杯、陶壶等陶器及石刀、石镞等石器,还有贝币、蚌壳及骨片饰品。
根据出土器物,考古人员初步研究发现:段家坪子古墓群应该是距今2000多年的青铜时代墓葬。从出土文物来看,当时这个区域已经存在一定的商贸往来,段家坪子古墓群的发掘将对研究金沙江流域古墓葬及历史文化等提供重要资料。(记者申时勋通讯员陈运红饶兵康德斌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