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澜沧:快乐拉祜唱出火热新生活
△拉祜山寨里的两代文化“代言人”唱响《快乐拉祜》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近年来,澜沧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拉祜文化名县”战略,倾力打造“世界拉祜文化中心”,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实现了文旅融合、旅游与扶贫融合同频共振,使澜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蒸蒸日上,加速了脱贫攻坚步伐,推动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边疆稳定。
拉祜山寨里的
两代文化“代言人”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共同把心中歌儿唱起来,蜜样的幸福生活滋润着我,拉祜人纵情歌唱……”走进澜沧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这首吉他伴奏下的《快乐拉祜》不时萦绕于耳。
记者来到村民李石开家中时,他正向游客展示拉祜族芦笙舞,活泼潇洒的动作、热情的解说让现场的人都深深陷入了快乐拉祜的魅力中。李石开是拉祜族芦笙舞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岁起跟着父辈及民间艺人学会芦笙舞、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李石开年轻时,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吉他,顿时被那美妙的声音迷住了。学了一个月之后,他决定跟妻子商量,卖掉家里的一头猪,进城买吉他。买了吉他以后,他的身上只有6元钱了。李石开说,“虽然那时候住的是茅草屋,吃不上肉,但是能弹吉他,我比什么都开心。”李石开把第一把吉他带进了老达保,结合拉祜族民歌进行弹唱,促成了中西方音乐在山村的融合与发展。
2002年,李石开牵头成立了拉祜族艺术团,组织寨子里的村民学习拉祜文化。“我们自己的歌、自己的舞蹈不能丢。”李石开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正如父辈的希冀,让拉祜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被更多的人了解。
父亲的心愿,在从小深受拉祜文化熏陶的女儿李娜倮的手中得以实现。作为老达保拉祜文化新一辈的代言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李娜倮不断挖掘拉祜文化魅力,紧紧抓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创建民间艺术团,组织开展农民商演,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拉祜族歌舞走出了大山,唱到了国家大剧院,唱响了中央电视台,也让寨子的乡亲们摆脱了曾经的贫困生活。2013年,李娜倮成立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开展老达保快乐拉祜原生态实景演出。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外出商演160余场,实现总收入152万元。现在的老达保,几乎人人当演员、个个有创收。2006年老达保村人均纯收入仅1715元,到2017年达到人均纯收入5061元,是2006年的2.95倍。
古老的拉祜文化,在两代人的传承守护中,正焕发着新的魅力。如今,老达保从过去“交通基本靠走、喝水基本靠背、通讯基本靠吼”的偏远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产业新村,村民在唱唱跳跳中实现快乐脱贫。
多措并举
让民族文化走得更长远
60年前的《芦笙恋歌》让人们认识了澜沧,60年后老达保的村民们唱着《快乐拉祜》让拉祜文化走出澜沧、走出云南、走遍中国、走向世界,文化旅游扶贫成为助推澜沧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澜沧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杨春高告诉记者,澜沧是民族“直过区”,是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澜沧县委、县政府着力保民生、促发展、强生态、推改革,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对内对外开放、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澜沧一直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把民族文化融入产业发展中统筹谋划,找到了老百姓长期受益的连接点,比如老达保村,通过引导,村民参与演出并全部入股公司,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旅游助推脱贫的新路子。”杨春高说。
据了解,澜沧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措施,规划建设了牡帕密帕葫芦广场、民族科技馆、民族博物馆,建成了唱响快乐拉祜的地方——酒井老达保、拉祜神鼓敲响的地方——糯福南段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基地,161个村(社区)均组建了文艺队。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传承人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8项、传承人1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1项、传承人43人。
同时,澜沧通过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扶持民族原生态文化艺术团体,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全方位宣传、推介拉祜文化,极大地提升了拉祜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成立了“雅厄”艺术团表演队、“达保五兄弟”“猎虎兄弟”等原生态艺术团体,并多次登上国家大剧院、央视及国内各大舞台,创作并推出了《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原生态歌曲,传唱大江南北;延续传承“扩塔节”(春节)“阿朋阿龙尼”(葫芦节)“山康节”(祭茶祖节)等民族节日,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
此外,针对少数民族内生动力不足、发展能力弱的实际,澜沧认真开展好“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采取举办文化培训班、送文化下乡和文化“走出去”等扶志、扶智“双扶”工作,让群众看到自身蕴藏的文化资源和潜力,切实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后发赶超的动力。(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