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时代发展之经破乡村振兴之题
临沧市继实施“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之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的要求,精心挑选乡、村“一把手”远赴浙江挂职、培训,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以“问、听、解、兴”的方式培养基层一线“指战员”,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开启新局面。
寻新时代“乡村振兴之问”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浙江乡村振兴为什么做成了全国品牌?临沧乡村发展之路怎么走?2019年4月至6月,我市57名乡(镇)党委书记、56名乡(镇)长、80名乡村干部分4批踏上了赴浙江挂职、学习培训之路。市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2批选派乡镇党政“一把手”赴浙江大学学习,选派1批乡村干部赴“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培训,选派2批32名乡村干部到安吉县挂职锻炼,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把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的要求落实到位。通过搭建学习锻炼的平台,为临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模仿的样榜,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寻求乡村振兴“综合题”的浙江注解。
听新时代“乡村振兴之音”
在浙江大学和安吉县委党校的课堂里,来自临沧的乡镇干部勤学好问、全神贯注、善于思考。浙江大学将临沧市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列为年度的重点班次,选派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员作专题授课。培训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讲解党的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乡村规划建设理念与方法、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经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起源地安吉的实践为例、特色小镇与乡村旅游发展、三产融合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电商培育与发展等多个方面内容。学员李德新认为,通过学习从“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发展历程,深深地认识到,践行乡村振兴,思维是出路,文化是灵魂,产业是基础,组织是核心,实干是关键。学员杨瑜浩说,浙江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凭借这种实干的境界和精神,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抓手,美丽浙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亮丽名片,为临沧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解新时代“乡村振兴之题”
浙江起步早、规划早、行动早,临沧有没有机会赶上、怎样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浙江大学通过“课堂讲授+现场观摩+现场研讨”的方式,让学员们实地看、凝神听、现场悟,在研讨中形成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鲁家村、马家弄村等地挂职的干部,随着村干部一起转、围着一村一品乡村规划一起看、跟着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干,发出了“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感叹。
通过在浙江挂职、培训和学习,很多乡村干部对解决思想顾虑、激发内生动力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临沧市第一批选派到安吉县挂职的16名乡村干部在挂职报告中总结,要解好乡村振兴之题,规划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践行“两山”理论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前提,机制创新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综合整治是建美乡村环境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是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根本所在。参加浙江大学培训的57名乡(镇)党委书记在培训情况报告中提出,推进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工作,要做到“六个必须”,即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必须明确主要目标、必须选准载体和抓手、必须解决投入问题、必须抓牢队伍建设。
兴新时代“乡村实干之风”
干部是乡村振兴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参加挂职和培训的乡村干部对此深有体会。学习浙江干部时不我待的工作精神、工作作风,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干出一片新天地,成为全体学员最鲜明的学习印记。学员左丽康认为,“领导带头,万事不愁”,一名书记是一个榜样,一名班子成员是一面旗帜,只有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能研究乡村振兴、投身乡村振兴,才能带领我们群众实施乡村振兴。学员毕志兵说,现场教学的村,都表明一点,那就是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好书记、好带头人,因为这个带头人思路超前、心系群众、敢于担当,带领着支部一班子人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地干,才能取得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学员曾光富认为,要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进一步澄清家底,找准发展定位,用好用活回乡规划干部资源和乡土人才,结合实际先试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参训乡村干部一致认为,临沧乡村振兴有条件干,有能力干,我们不比其他地方差,只要真正转变思想、转变作风、转变观念,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扬“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下大力气抓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引爆乡村旅游,引领乡村发展,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临沧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