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佤山孩子开启美好未来
初夏时节,来到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控井小学,三年级教室传来阵阵歌声,走进一看,20多名学生一边打着节拍,一边欢快地跟着正前方大屏幕上的老师学唱歌曲《春来了》。
记者了解到,视频里的老师是沧源民族小学的音乐老师,而这堂课,是一堂面向全县的专递同步课程。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佤族孩子生来就对音乐情有独钟,但是由于缺少教师,控井小学没有开设音乐课程。
“为了使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里孩子共享到优质教育资源,我们通过“国家教育云+教育手机云”平台,形成云端一体教育环境,以“一校带多校”开展专递同步课堂,有效解决乡村小学专业教师不足、开不齐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推进沧源教育信息化应用。”中央电教馆干部、沧源县副县长杨金勇向记者介绍。
在中央电教馆的帮扶下,通过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张网卡,架起了乡村与县城学生之间享受公平教育的一座桥梁。边远的佤山首次实现了全部村小教学点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城乡共享优质资源。这一做法不仅受到全县师生的褒奖,还获得义教均衡督导检查专家组的充分认可。
中央电教馆自定点帮扶沧源以来,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驾齐驱,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利用好挂职干部这一“纽带”和“智囊”,在教育上进行精准把脉,从急需解决的“痛点”、难点下手,开出良方,推动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挂职干部主动策划项目,主动推进工作,积极争取、协调、落实项目和资金,主动融入沧源,从沧源教育内部谋划推动工作,一边带队伍一起干工作,一边指导如何开展工作,在帮助提高沧源教育管理干部的谋划、设计、组织能力的同时,挖掘提炼沧源教育特色。”沧源教育体育局局长杨权文向记者介绍。
挂职干部俯下身子,工作中倾注心血,将先进的理念与边疆少数民族当地实际相融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佤山孩子开启了美好未来。
“创客教育”“编程”这些高大上的词,对于我们边疆地区的中小学而言都还比较陌生,但在沧源,已是全县普及。
2018年11月以来,中央电教馆结合各方资源,为沧源所有中小学配备创客套件器材,并通过6期培训,培养创客指导教师团队。今年新学期以来,通过改革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编程教育,以大班教学方式学习图形化编程,在中小学普遍设立创客兴趣小组,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创意设计与智能创造,创客教育深入推进。
记者观摩了一堂国门小学的编程课,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随后发出指令,学生们便都能独立完成,简单易懂的图像编程,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颠覆了我们以往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
“我以前喜欢玩电脑游戏,父母担心影响到学习,很反对。现在通过学习编程课,自己都会设计游戏了,在玩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非常有成就感。”国门小学三年级学生陈国豪告诉记者他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
通过改革计算机课程,加入编程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拥抱数字时代,与发达地区的学生共享信息化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理念和新成果。
教育扶贫过程中,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关键。
中央电教馆通过主办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教育信息化展示交流活动,对沧源进行专项组织实施或人员名额倾斜,积极争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师培训项目,对沧源进行专项支持。
2016年以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培训教师校长1000多人次,有力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培训缺少高水平专家指导和优质培训资源的困难,通过加强与县域外界的沟通联系,对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中央电教馆自挂钩帮扶沧源县以来,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力量,积极协调项目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把真情和力量倾注在佤山大地,佤山教育信息化环境、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极大改善和提高。(李垚沛付元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