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走出新路子群众过上好日子——洱源县炼铁乡以产业扶贫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洱源县炼铁乡纸厂村因地制宜发展山嵛菜、中药材等新兴特色产业,巩固洋芋、畜牧等传统产业,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带动高寒山区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党组织定心压舱,党员破题开路
炼铁乡纸厂村距县城所在地9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也是全县3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579户1850人,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546人。
如何改变山村贫穷落后的现状?该村党组织积极牵线搭桥,引进了昆明川达食品有限公司在纸厂村种植山萮菜,并发动村里的党员带头种植,向群众大力宣传新型产业的优势。
“第一年我种了3亩多,均价在16元,卖着5万多元。”党员示范户陆永哈为了让山嵛菜种植能够在村里顺利推广,决定自己先试种一年,一年下来收获颇丰。陆永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消了群众的顾虑。
村党组织还积极联系协调,向企业争取到了数名技术员驻村指导,在种植、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并为无力投资的种植户担保,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种植投资困难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纸厂村的山萮菜种植已由起步时的100多亩发展到1240亩,2018年销售收入达700万元以上,种植户户均增收1.6万元,人均收入都在3300元以上。同时,纸厂村还培育种植了1400多亩中药材,发展传统牦牛、山羊、绵羊等畜牧养殖项目,实现了“一村多品”,拓宽了群众的致富路。
政策当先锋,群众致富奔小康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纸厂村积极争取实施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七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同时,通过多次动态管理和“回头看”,以及挂包单位干部的帮扶,截至2018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减至11户20人。
通过扶贫和产业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户陆万千实实在在感受到产业发展、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家享受了易地搬迁建房补助和拆旧奖励,一家人在2016年底顺利搬入新房。今年,他还种植了4亩多的附子、木香、重楼等中草药材,增加家庭收入。
“以前我们种洋芋、荞麦,饭都不够吃。现在种山嵛菜,生活好起来了,家里还建了漂亮的大房子。我一定要把地管好、药材种好,在政府和干部的帮扶下,自己也要想办法努力干,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陆万千满怀信心地说。
驻纸厂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汝刚说:“我们要帮助群众把新兴产业扶持上去,把传统产业巩固好,实现产业发展的长短结合,让群众实现长远稳定地脱贫。”(通讯员周云深王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