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明天幸福地相聚
2月末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瓦娃村怒族村民腊坡里提着行李,妻子和三娜背起10个月大还在睡梦中的女儿李惠晴,将自家3间石棉瓦房的门锁上后,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走过江桥,搭车前往福贡县城,而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则是2000多公里外的珠海。
在汽车启动的一瞬间,两人隔着车窗眺望江对岸若隐若现的家园,心里涌起莫名的惆怅……今年32岁的腊坡里是瓦娃村“见过大世面的人”,初中毕业后曾到东莞、深圳等地打工4年,2015年,他用攒下来的钱建起了3间简易石棉瓦房,并在2017年和子里甲乡金秀谷村的傈僳族女青年和三娜结婚,但由于耕地不多、土地贫瘠、收入微薄,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去年5月女儿出生后,奶粉、尿片、衣裤等平均每月要花费500元以上。
怎样尽快甩掉贫困户这顶不光彩的“帽子”?怎样让女儿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成了腊坡里夫妻俩的一块心病。
到珠海打工去是条不错的路子!腊坡里夫妻俩经过一个月的反复商量后决定: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在六库的姐姐照顾,两人到珠海打工作出这一抉择的过程既漫长又痛楚。特别是和三娜,每当想到要与孩子分别那么长时间,总是泪眼婆娑。然而,在哥哥和三华家看到的变化让她的思想有了转变:去年1月,和三华跟随金秀谷村党总支书记坡相夺到珠海务工1年攒下了3万多元,一家人顺利脱贫,还添置了沙发、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
特别是当听到坡相夺“只要认认真真上班,一个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如果一个月拿不到4000元,我的工资给你们。”的“承诺”后,和三娜下定决心去珠海。
到达县城后,在福贡县人社局相关人员的组织下,夫妻俩通过体检,并抱着女儿参加了福贡县第4批向珠海有序劳务输出的岗前培训和欢送仪式。在离开福贡前的短短一天半时间,成了全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28日中午12:30,两辆大巴车载着腊坡里夫妻和其他71名务工人员离开福贡,晚上7:30,终于到了六库,腊坡里的姐姐早早在向阳桥头等候,大巴车停留了不到2分钟,夫妻俩把襁褓中的女儿和一个行李箱交给姐姐,腊坡里深深看了孩子一眼,转身就上了车趴在车窗上看着姐姐抱着女儿的身影渐渐消失,而一边的和三娜则把头深深埋在座位上。
从怒江到珠海,3天2夜50多小时的行程,两人牵挂着孩子,心里空荡荡的。和三娜望着窗外,常常悄悄擦拭眼泪。
3月1日下午,听姐姐说,昨晚小惠晴睡觉前哭闹了一阵后,还是很乖地一觉睡到天亮,这让他们放心不少。
3月2日中午到达珠海斗门后,夫妻俩决定到光宇集团上班。由于企业里没有夫妻房,夫妻俩只能分住在不同的宿舍楼。
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夫妻俩和一同来的村民们:3月3日就可以开始上班,先接受培训,跟着熟练工人学习。过几天就单独上岗,按计件发工资,每月至少有4000元,熟练以后还会更多。
告别生活几十年的家乡,告别襁褓中的女儿。腊坡里夫妻俩要在珠海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取幸福生活,虽然心中有种种不舍和无限牵挂,但为了女儿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一切都无怨无悔。
腊坡里说,即便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因为今天的离别,是为了明天幸福地相聚。(记者 李学玺 杨雪辉 何飞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