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小康路上德昂群众不掉队

时间:2019-05-30

原标题:小康路上德昂群众不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这为加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2018年底,隆阳区潞江镇的德昂族群众实现了整族脱贫摘帽。如今,在党的富民好政策下,德昂族群众正欢歌笑语朝着“小康梦”迈进。

德昂族是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隆阳区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居住在潞江镇的芒颜和石梯两个村,总人口940人。过去,由于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加之祖辈遗留的刀耕火种习俗,导致整族生活水平较差。潞江镇芒颜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赧恩成说:“这些年,在党委政府带领下,依托潞江镇热区优势,村民积极发展咖啡、坚果、蔬菜、生猪、黄牛等产业,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900元。”现如今的德昂村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村民的思想也从过去的“等靠要”变成现在的“我要做,我要发展”。

芒颜村村民董启良是退伍军人,退伍后选择回到家乡,通过养殖黄牛和香猪,种植蔬菜和坚果,2018年全家收入8万多元。收入的提高,让董启良开始重新规划未来。从去年开始,他在20亩田地上摸索种植了牛油果、柠檬和甜柿,只要种植成功,他就可以租赁土地来发展,到时候收入就更可观了。

像董启良这样通过产业发家致富的村民,在芒颜村比比皆是,而德昂族产业的发展则得益于整族帮扶项目的实施。2013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得到了中央、省、市、区扶贫专项资金的大力扶持,芒颜、石梯两个村寨实施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特色村寨、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等项目,先后投入项目资金4421.1万元,除发展产业外,还全面完成了德昂族村寨道路硬化,文化活动室、民族文化广场及村民议事堂等基础设施建设。隆阳区民宗局副局长字连程介绍,围绕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十三五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达到“一达到、二退出、三保障”的基础上,实现四通八达,到2020年实现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的这一目标,区委、区政府从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重点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隆阳区2018年全面实现了人口较少民族德昂族全民脱贫攻坚,提前两年实施完成。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本是北朝民歌《木兰诗》里的场景,现如今在芒颜村一农家小院里,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小院主人王洁兰是德昂族,从小就钟情于德昂族服饰,时常穿戴着去上学,引得同学一阵羡慕。20岁那年,王洁兰嫁到芒颜村,婆婆是村里有名的织布好手,在婆婆的教授下,她掌握了德昂族传统的织布技艺,随后又辗转到昆明、德宏等地学习德昂族服饰的裁剪和饰品的搭配。2013年,王洁兰在芒颜村创办了“潞德服饰专业合作社”,她的心愿就是把德昂族织布的手工艺传承和发扬下去。赧恩成告诉记者,过去村民基本上不穿德昂族服饰,但合作社成立以后,村民逐渐喜欢上本民族的服饰,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自己编织的衣服。

现在合作社不仅制作出了传统的头巾、长裙,还推出背包、腰箍和彩色绒球,纯手工的制作工艺得到大家的赞赏,也引得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一位来自浙江的民族服饰爱好者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喜欢旅游,更喜欢收藏有特色的民族服饰,听说潞江镇有一个德昂族民族服饰合作社,这儿的民族服饰独具特色、质地上乘,我刚刚下手了这一整套德昂族服饰。”成立了6年的合作社的名气已逐渐打响,年均销售服装100多套,背包、头巾等配饰销量200多个,年收入8万余元。现在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33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0岁,就连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来做学徒,这让王洁兰感到由衷的高兴。

如今的德昂族村寨,不仅有了潞德服饰专业合作社,传承了德昂族手工艺,还自发成立了歌舞团队,空闲时间或节庆活动,广场上就有德昂族群众欢歌笑语的身影,是真真实实迈进小康路啦!(吴秀华 赵春良)

  • 上一篇:隆阳交通在决战脱贫攻坚中迈新步
  • 下一篇:滇西旅游大环线规划调研组到保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