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茨营镇农民夫妇设立奖学金至今连续颁发23年

时间:2019-06-01

原标题:一对农民夫妇设立“焕发奖”奖学金至今连续颁发23年

5月30日,茨营镇小河小学师生隆重庆祝“六一”。活动中,一项固定议程——颁发“焕发奖学金”如期举行。李智贤等10名奋发向上、品学兼优的在校生荣获奖状、奖金。

这个奖项由小河村委会何家村杨发富、何云焕夫妇设立,每年评奖一次。

六年级学生李智贤说:“得奖很高兴、光荣。同学和家长们每年都希望得这个奖!”

1997年春节,杨发富家热闹非凡。儿女们全回了家,大儿子拿到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其余兄弟仨先后大学、研究生毕业有了工作。当几兄弟回忆起上小学时,即便是拿到学校奖励的一本作业本,都会兴奋不已。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发富产生了在村小学设个奖的念头。

春节后,杨发富、何云焕夫妇关于设立奖学金的申请送到时茨营乡上,乡党委以红头文件批复同意。当时,支持孩子念书欠的账该还的也还了,夫妇俩把积攒下来的1万元存入信用社,每年用利息来奖励。奖学金从夫妇俩名字中各取一字,名为“焕发”。

杨发富曾对人说过:我5个孩子只有老大是姐姐没读过书,至今想着还懊悔。现在我富就富在4个儿子都大学毕业,要感谢党和人民啊。设这个奖,只希望小河山村多走出去一些人。

1955年,村里没有学校,时年14岁的杨发富到离家10多里的外村上小学。4年后他回到小河大队任文书,开始了32年的村干部生涯。

1963年,杨发富与当民办教师的弟弟杨开恩走遍何家村的家家户户,村里9个孩子成为杨开恩的第一批学生。开初,教室是村里的一间简陋库房。之后,杨发富带领村民盖起两间真正的教室。接着,他操起木匠工具,于是教室有了崭新的桌椅、门窗,有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设奖后,杨发富夫妇不顾年迈体弱,不停栽种、养殖,不断充实基金。焕发奖学金存款升到2万多元。

2010年6月,第14届奖学金颁发不久,72岁的杨发富因意外事故去世。临终叮嘱家人:“奖学金要接上!”

2011年杨发富获得“曲靖市道德模范”称号,被评为“第三届云南省助人为乐模范”。

杨家兄弟推选退休在家的三叔杨开恩担任“焕发奖”第二任会长。至今,奖学金颁发了23届,230余名学生获得奖励,累计发放奖学金2.2万元。

“杨发富夫妇含辛茹苦把4个儿子培养成大学生,在茨营无人不晓,他家就是励志读书的榜样。”陈双才任小河小学校长20多年,他说:“小河小学校风良好,教育教学质量长期走在全镇前列,与这个奖的存在不无关系。被奖励过的学生,80%都升入高中,考取大中专学校,走出了山村。”(记者徐鸿昌)

  • 上一篇:未来3天昆明都有雨 日最高气温会下降2-4℃
  • 下一篇:石头寨驻村工作队"帮扶+保障"助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