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扩大就业创业 “扶贫车间”承载“增收梦” ——大姚县建设扶贫车间助推脱贫攻坚之三

时间:2019-06-04

原标题:扩大就业创业“扶贫车间”承载“增收梦”

——大姚县建设扶贫车间助推脱贫攻坚之三

每天清晨8点钟,家住大姚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清杨妹就与同伴骑着自行车准时赶到金碧镇厂房村委会周家山咀的蔬菜种植基地上班,她们在基地的“扶贫车间”上班快一年了。

“一起上班的大多都是住在一个小区的搬迁户,大家在一起好交流,按时上下班,公司提供两顿饭,每个月按时发工资,在这里打工很舒心。”清杨妹说。清杨妹是三台乡过拉地村委会米地拉么小组的贫困户,去年,在大姚县易地扶贫搬迁中,统一搬迁到了县城集中安置点,该安置点里,和清杨妹一样在蔬菜种植基地打工的有46名贫困户。

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扶持发展“扶贫车间”的相关要求,用好政策支持,鼓励返乡创业人员、乡村能手利用手中订单、代加工等多方资源,承包建立“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身边的建档立卡适龄劳动力就业,走出了一条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脱贫新路子。

该蔬菜种植基地是大姚琳琅丰农业有限公司的,今年41岁的公司总经理李大金是本地人,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2014年,李大金返回家乡,在金碧镇厂房村委会流转土地156亩种植蔬菜,并逐年扩大种植面积。2016年,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080亩,并注册成立了大姚琳琅丰农业有限公司和大姚志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产业扶贫中,公司通过带动农户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动员贫困户到“扶贫车间”务工的方式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桂花镇树皮厂村委会依沙拉么小组贫困户李海东家搬入县城集中安置点后,住房、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她正愁着做点什么增加收入时,听说琳琅丰公司的“扶贫车间”在招工,就赶紧报了名,成了车间的工人。李海东说:“白天在车间打工,下班还能照顾家人,一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有了稳定的收入,劲头也越来越足!”

“‘输血’要变为‘造血’,资金扶贫要演化为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通过‘造血’赋予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户长期受益,加快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步伐!”大姚县扶贫办主任高培勇说。

2018年,公司带动金碧、昙华521户农户发展蔬菜种植,吸纳桂花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年底按10%并分红并退回本金;与县城安置点的4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签订《劳动用工合同》,贫困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达15000余元,免费提供食宿,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既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问题,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出去打零工的话,家里老人小孩没人照顾,不出去务工家里的生活又过得紧紧巴巴。现在,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也能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扶贫车间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的困境得到根本性解决。望着硕果累累的豌豆、蕃茄等,李大金信心满满地说:“下步要加大果蔬品种改良,在基地建设冷库和分拣车间,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尽可能多的吸纳贫困群众到公司就业,助力乡亲们脱贫致富。”

大姚齐和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基础母牛投放机制,采取“银行+公司+保险+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方式,探索形成了“借母还儿”、联养、入股分红的运作模式,助力228户贫困户脱贫增收。铁锁乡拉巴乍村委会马鞍山村民小组贫困户李华友是齐和牧业的一名员工,他负责饲养肉牛,他告诉记者:“我在公司的‘扶贫车间’打工不仅能学到科学饲养技术,而且每年还有2万多元的工资,我想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除了种植、养殖企业的‘扶贫车间’外,大姚县还将“就业扶贫车间”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产业扶贫项目等紧密对接,合作建立电商类扶贫车间和物流类扶贫车间,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扶贫车间”的内涵和载体。在县城金龙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姚县扶贫超市格外引人注目,该超市主要以线下产品体验、展示、销售,线上微信小程序平台销售为主,通过电商渠道,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销售推广大姚县12个乡镇农特产品、生鲜果蔬等产品。据负责人罗文杰介绍,扶贫超市的产品主要来自县域内乡镇专业合作社向群众收购的农特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解决了贫困户产品销售难题。

大姚县建设的“扶贫车间”实现了扶贫模式上的创新,该县结合县情,针对贫困群众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多元产业发展,贫困劳动力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工种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实实在在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脱贫有了底气,致富有了信心。(记者何勇起永俊赵文丽)

  • 上一篇:楚雄隆基单晶硅切片二期项目进展顺利
  • 下一篇:楚雄市:潺潺清流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