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延着古驿道走下去,一路清幽静寂,古朴自然,让人感染其中,流连忘返。”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张美华一边介绍着自己的拍摄作品,一边对米甸镇红色文化侃侃而谈。
祥云县米甸镇位于两州(大理州、楚雄州)三县(祥云县、大姚县、宾川县)交界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公元2000多年前,米甸街就是“西南丝路”的必经之路,公元1382年至公元1659年间米甸都是县、郡、赕驻地,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米甸还是盐丰食盐销往滇西的咽喉,历来商贾云集。古驿道穿境而过,1936年4月20日,红六军团从古驿道经过,在米甸镇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近年来,米甸镇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动力,积极探索“支部+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为目标,以楚场古驿道(红六军团长征走过的路线)、黄草哨古村落(红六军团住过的村寨)、插朗哨红军坟等红色旅游景点为依托,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我们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打造‘红色旅游牌’,助力乡村振兴。”米甸镇党委书记朱国全介绍,米甸镇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形成以插朗哨、黄草哨、自羌朗波罗村为主的红色旅游带。
立足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插朗哨村红军坟,已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很多游客都到红军坟前,祭奠、缅怀小红军,学习红军精神。
黄草哨村,积极争取资金修建了凉亭、小公园、卫生室,硬化了村庄道路,成为古村落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自羌朗村,以打造波罗村为重点,修建了波罗村广场、秋千场、水塘,美化亮化了房屋、墙体,打造了两户“农家乐”特色食堂,修建了李营村小广场、小公园,彝族村寨特色不断提升。每年9月还举行“尝新节”活动,在展示民族特色歌舞、秋千、射弩的基础上,也展出刺绣、大米、包谷酒等地方特色产品,用彝族文化、地方特色吸引观众。“‘尝新节’已成为自羌朗波罗村的一个品牌,每年举办一次,我们摄影家协会每年都去。”张美华说。
2018年,自羌朗波罗村举办彝族“尝新节”暨祥云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吸引游客观众1万余名。彝家美酒、彝家炒米、民族服饰、黑山羊肉等彝族特色产品相继走俏市场。波罗村已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米甸民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记者了解到,米甸镇依托红色旅游,按照“产业培育、富民兴村”的发展思路,通过“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延长产业发展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巩固核桃、烤烟、蚕桑、畜牧等支柱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中药材、特色蔬菜水果种植等产业。2018年发展重楼等中药材200亩、蔬菜2791亩、特色水果2519亩,全镇国民经济总收入达9.23亿元,人均纯收入1.0622万元。
云南网记者博达通讯员杨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