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昆明市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细则》守护好绿水青山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昆明市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细则》。到2020年,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不低于22.19%,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会议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预防和遏制破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问题,守住生态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到2020年,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不低于22.19%,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600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到60%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90.68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67.22%。促进昆明市成为滇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调查、监督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更加完善,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有效,昆明市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会议决定,一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守护好绿水青山,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坚决打好“两湖两江”流域保护治理及修复攻坚战,确保明年全市国家重要湿地不少于1个,省级重要湿地不少于3个。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石漠化和沙土化治理、实施生态休养生息制度等措施,加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三是全面开展国土山川绿化,持续推进和优化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自2019年开始到2020年全市营造林完成85.4万亩,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着力提升绿化水平。四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林木种苗种资源繁育体系建设,推进长江干流重点水域禁捕限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要强化保护地建设管理,探索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特色鲜明的自然保护体系,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推动自然保护区质量建设,健全和完善保护地体系,到2020年,自然保护区面积增加10万亩以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不低于51.7万亩。六是加快自然生态监测评价体系建设,构建空天地底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提升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到2020年,建成“智慧林草云平台”、“昆明林草”App、30个林区微气象监测点、30个林区视频监控前端。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议题。(记者 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