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大理祥云县东山乡:彝乡的华丽转身

时间:2019-08-25

绿树掩映下的美丽村庄。

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东山。”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不知有多少小孩在不听话的时候都被大人的这句话“恐吓”过。曾经的“东山”,是山高路远、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如今走进东山,宽阔的柏油路连通着村村寨寨,整齐的房屋荫蔽在茂密的树林间,“东山百合”更成为全国有名的地理标志。

曾经的东山已一去不复返,如今的东山,因优良的生态被誉为“祥云之肺”。

修通“高速路”激活东山乡

“我清楚记得,那年是1987年,我刚刚从部队退伍回来。以一个离开家多年的人的眼光来看,干海就像与世隔绝一样,因为是山区,土地资源匮乏,乡亲们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水稻、玉米等粗放庄稼,好点的人家养几只鸡、几只羊,连自给自足都无法满足,全村都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干海村党总支书记李红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仿佛那种日子就发生在昨天。“直到2005年通了路,东山才开始了自身改革的历程。”

“要想富,先修路。”2005年,乡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改变全乡这种贫困落后的面貌,首先必须通路。在这一认识的启发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历时10个月,投资3000多万元,修通了全乡第一条“高速路”,公路全长30多公里,解决了全乡9800多人的出行难问题。以此为标志,东山乡正式迈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通了路,就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曾经的农产品,成了受欢迎的土特产品;通了路,就打通了大家的思想,通过发展产业,曾经原始、落后的传统农业,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规模化特色产业;通了路,也就打通了大家致富的道路,群众的生活一年比一年红火了。”东山乡党委书记杨志才自豪地说。2015年,又修通了乡政府所在地妙姑村到距离乡政府最远的小庄子村的妙小公路,整条公路全长54公里,共计投入4600多万元。截至2018年,全乡70%自然村实现了道路硬化,伴随而来的是全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7153元,较2005年的1026元,增加了6127元。 

 

建好新住房改善贫困貌

小庄子村新貌。

“1987年我担任村支书的时候,全村只有4间瓦房,其他都是土掌房、茅草房。”李红声音沉重地说,群众住房问题成了他心头的一个老大难题。

为了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政策,改善大家的居住条件,2013年乡党委、政府在发展产业和经济的同时,着力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整个脱贫攻坚期间,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投入是全乡最大的投入。通过6年多的努力,共投入1500多万元,全乡1867户住房(占全乡80%)得到了修缮,共解决了7000多人的住房问题,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杨志才告诉记者,言语间,土掌房、茅草房已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以前我家住的老房子只有两个小房间,而且是两家人一起住,房间也不规则,院子又小,住起来很拥挤,很不方便。由于房子比较老,‘料子’也旧,下雨天就经常漏雨。”干海村第十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熊丕德语重心长地说,“2013年,在挂钩工作队员的帮扶下,我家新盖了房子,总共有120多个平方,房子比较稳固,院子也大,我还在院子种了一些花花草草,现在全家人住得很好。”

 

生态产业化走好振兴路

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结合市场需求,东山乡逐渐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的路子。在巩固发展核桃、蚕桑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百合、魔芋、青花椒、中药材等新兴产业。

在谈到东山乡未来发展规划时,杨志才信心满满地说:“东山乡森林覆盖率达77%,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山区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绿色食品牌’,走一条生态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子,将东山的绿水青山变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截止2019年上半年,全乡种植核桃70000多亩、蚕桑3000多亩、百合2500多亩、魔芋700多亩、青花椒4500多亩、中药材500多亩,传统产业持续巩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为了发展百合产业,干海村党支部还组织党员群众成立了‘健民百合协会’,结合土壤类别、气候特点、水源条件等诸多因素,请有关专家为村民讲授生态种植、科学管理等技术知识,通过科技知识的应用,提升了产品品质,创建了自主品牌,提高了产品单价。”干海村委会主任李开荣介绍到,“2019年干海村百合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产值预计达3000多万元,产业初具规模,下一步我们将发展初加工,增加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云南网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杨锡全 杨家振 陈琳 摄影报道

  • 上一篇:大理祥云县赵营村:融合发展走出的“小康路”
  • 下一篇:大理:“乡愁文化”绽放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