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扶贫要扶志 人勤百业兴
近来,本报陆续报道了我市20多个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他们有的靠种植致富,有的靠养殖脱贫,有的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或投入第三产业。每家每户的脱贫道路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靠自己双手摘掉头上的穷帽。
“打铁要靠自身硬”,这是红塔区小石桥乡玉苗村委会首批建档立卡户矣树兰对自己常说的一句话。背负给已故丈夫和公公治病欠下的20多万债务,她到学校打工帮厨的同时还栽田种地,最终靠自己的勤劳还清了债务,还将儿女送进大学,全家脱掉贫困帽。“人穷志不短”,众多脱贫致富者和矣树兰一样,都有“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勤劳致富奋斗精神,在政策的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们靠勤学苦干用汗水铺出了致富路。
贫困,从表面上看是物质的贫乏,归根结底是因为知识与技能的贫乏,是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往往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些贫困户多年来扶不起、帮不富、助不强,和他们缺乏穷则思变的志向、“靠人不如靠己”的斗志和靠自身努力改变生活的信心勇气不无关系。他们不是不能致富,而是缺乏像这些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那样的志向和勤劳苦干精神。如果扶贫没有贫困户的主动参与,缺乏内生动力,那么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
扶贫先要扶志,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扶贫不扶志,有可能陷入好政策“养懒人”的尴尬境地,部分贫困户即使靠外部“输血”一时脱贫,也可能再度重返贫困。这20多个脱贫致富典型人物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扶志”的重要性。
对那些有劳动能力、无脱贫志气的贫困户,所谓扶志,就是要唤醒他们主动脱贫的意愿,激发他们“双手勤劳摘掉贫帽”内生动力,就是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他们克服思想惰性,鼓起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要鼓励他们以脱贫致富的典型为榜样,学知识,学技能,强素质,找路子,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让脑袋能够“活起来”。只有他们树立起靠自身努力致富的志气,才会有想方设法脱贫的干劲,摆脱长期贫困才会成为现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要巩固好脱贫成果,让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奔向全面小康,在注重财物等有形东西精准扶贫的同时,还要继续在扶精神、扶志气上多下苦功。(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