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绘就致富图增收账本喜人心
初秋时节,群山环抱的武定县插甸镇增益村,让人领略到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意境。就在这样的美景中,曾经的贫困户王金雪照常起了大早,忙着去采摘荷兰豆。他说:“近几年种植的荷兰豆、白菜,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今年的收入还更好。”
增益村下辖12个村小组,372户1375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9.1%,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58%,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2户943人。为了能够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该村坚持走“造血式扶贫”之路,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动力,创新引领、精准施策,根据贫困户不同发展需求,精准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
“我们村有种植和养殖传统,所种的蔬菜是‘呼吸’高山空气、‘饮用’山泉水,所以生态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同时,用包谷和野菜喂养的生猪,更受消费者青睐。”村委会主任张建学自豪地向笔者介绍道。杨绍山是蔬菜种植大户,他每年种植的50亩辣椒和树豆收入达20万元,并带动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
张建学给笔者算了笔收入账:1亩荷兰豆亩产量800至1000公斤,每公斤8至10元,每亩不低于8000元,除去成本2000元,每亩纯收入4000至5000元,是种植包谷的3倍多。算完荷兰豆的增收账,张建学话题一转,喜滋滋地告诉笔者,几年来,增益村还引进了元谋蔬菜种植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发展蔬菜种植200多亩,村民不仅拿到租金,还能到基地打工。
产业绘就致富图,增收账本喜人心。增益村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壮大养殖产业和发展蔬菜的同时,还种植烤烟100亩、附子125亩等,靠产业“拔穷根”的增益村,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了华丽转身。(李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