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沃土觅池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核心速读
随着硝烟的散去,近年来,中共滇中地委觅池冲旧址被命名为“玉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玉溪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承担起党员干部现场接受党史党性教育的重要任务,发挥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使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追寻历史足迹,铭记初心使命。回望滇中地区光荣的革命历史,滇中地委在觅池冲期间的革命活动是滇中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6月初,因反动派大规模围剿,中共滇中地委书记温宗姜一行二十余人转移到峨山县甸中镇觅池冲村,滇中地委指挥中心随即迁入,觅池冲遂成为滇中13县的革命指挥中心,为滇中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红色印记“不褪色”
甸中镇小河村委会觅池冲村民小组距离峨山县城40多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景色宜人。进入村庄随处可见的红色印记映入眼帘,中共滇中地委觅池冲旧址让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有了丰厚的内涵。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后人,长期以来,我市各级高度重视红色遗址的保护修缮工作。2000年1月至8月,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16万元,觅池冲村干部群众无偿投工投劳,在原址修复重建滇中地委觅池冲旧址,修复后旧址占地面积626平方米,主体建筑409.6平方米。2009年、2014年旧址又相继进行了修缮。2004年1月,滇中地委觅池冲旧址被玉溪市文明委命名为“玉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10月又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2016年7月,峨山县委将中共滇中地委觅池冲旧址改扩建工程纳入“甸中镇小河村委会‘红色乡村,幸福家园’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修建红色广场、红色栈道、浮雕墙,提档升级展室,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青山绿水间展露新姿。
红色广场占地480平方米,以“滇中烽火”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墙是这里的标志性设施。长35米、高7米的浮雕用红砂石制作而成,通过“革命摇篮”“武装起义”“地委会议”“滇中烽火”“拥军支前”“欢庆胜利”6个版块,再现了1944年至1950年间滇中地委领导游击武装和各族群众在滇中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旧址展室因地制宜,按照“巍巍昆仑”“云岭丰碑”“滇中记忆”“彝山烽火”“先驱英烈”5个展室布展。“滇中记忆”展现滇中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巍巍昆仑”展现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至1949年10月所历经的苦难和辉煌;“云岭丰碑”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云南各族人民展开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彝山烽火”展现彝山大地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武装革命斗争史;“先驱英烈”展现滇中地区革命先驱的英勇风采和为党的事业壮烈牺牲的英烈事迹。五个展室将中共党史和地方党史有机结合,全面呈现了革命历史面貌。
红色基因代代传
3月6日下午,易门铜业有限公司女工委组织公司女职工来到觅池冲,通过参观中共滇中地委旧址,听取红色事迹讲解,观看《彝山烽火》党史教育专题片,让女职工们重温滇中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激发爱岗敬业、热爱社会、热爱企业的家国情怀。
4月2日上午,甸中小学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清明祭英烈系列教育活动。小学大队委全体同学,在星星火炬旗帜的引领下,又一次来到“中共滇中地委旧址”国防教育基地,追寻红色记忆,聆听红色故事,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4月25日,玉溪一中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党员来到觅池冲,围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019年1月至8月16日,已有156批4301人来到这片红色沃土,接受红色文化的滋养与洗礼。近年来,觅池冲旧址保持年均1.6万人次到访的记录,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已超过10余万人次。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2017年7月,甸中镇成立了红色宣讲队,宣讲队在以“中共滇中地委觅池冲旧址”为主要宣讲地的同时,深入农村党员和群众中开展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宣讲队开展义务宣讲500多场次,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干劲和信心,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坚强力量。“宣讲员们将生硬难懂的理论转换为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乡土话’,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宣示一种思想,倾诉一种情怀,不断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有的宣讲员还结合彝族村寨的实际,采用‘彝汉’双语宣讲的形式向群众讲述峨山革命武装斗争史,引导党员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这种把‘大道理’转化为‘大白话’的接地气宣讲方式,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甸中镇宣传委员普桂萍说。
红色沃土育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家富强,乡村振兴,村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起村民的生活,李加贵老人深有感触。1932年出生于觅池冲村的李加贵,在滇中地委移驻觅池冲期间,曾担任过甸中小学的少先队长,往返于觅池冲村与大龙潭乡以他斗村帮助传递情报。1953年,李加贵参军入伍,195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立三等功。退伍后,李加贵又担任了觅池冲村的生产队长,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生产。
顾大家舍小家,李加贵是20世纪70年代村里最后一个建新房的,当时家里建房,李加贵天天忙着队里的事,全靠老伴柴文贵操持着建起了房,李加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觅池冲村,先辈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当年旧址的房子快倒了,就是李加贵老人的二儿子李庭禄带领着大家投工投劳在原址修复重建的。我们的党员和村组干部有担当,村里干什么事都是他们带头,群众基础好,工作也就好开展了。”觅池冲村村民小组组长刘洪华说。
丰厚的红色革命历史,滋养着一方山水,在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中,觅池冲村踏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作为甸中镇最早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的乡村之一,近年来觅池冲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结合“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项目,村里新建蔬菜大棚160亩、三面光沟工程1325米,全村大力发展番茄、菜豌豆等蔬菜种植产业,村民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783.6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741元,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普桂萍介绍,目前甸中镇充分利用觅池冲村特有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及滇中地委旧址所在地的历史根源,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初步形成重走革命路、共用革命餐及销售地方特产等的红色旅游产业链,在为来客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加村民就业岗位,促进集体增收。下一步,觅池冲村还将增加同煮革命餐、农事体验、共住民宿等活动,进一步打造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体验式农业、文创产业”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以红色旅游发展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致富增收。(记者 刘黎 黄思敏 实习生 滕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