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玉屏古磨坊:见证玉溪彝族农耕文化发展历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文化犹如一首厚重、磅礴的歌谣从远古吟唱而来。位于红塔区南部的研和街道玉屏社区,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落。据说,村中有个建于明代的古磨坊,里面完整地保存着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近日,记者驱车沿村中水泥路,一路打听,在玉屏社区八组山脚下的丁家祠堂,找到了建筑面积为330平方米的两层古磨坊。
4.7米直径的巨型碾盘
村民打开磨坊的门,记者看到一楼依次摆放着石碾、石磨、石垒子、石臼等几件农耕时期的生产工具。整个磨坊,最显目的要数巨型石碾,它由碾盘、碾砣、碾杆、碾管芯、碾棍、驻嘴棍,还有牲口套具等配件组成。碾盘由多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组成,直径约4.7米,最高点约0.87米,中间略高,边缘略低,低的部分自然形成碾槽,整个碾盘形似一口倒扣着的大锅,表面十分光滑,几乎占据了一楼一半以上的房屋面积。
石碾的碾盘中心是一个正方体石礅,石礅正中的碾管芯由一根长约1.5米的棕榈树干制成,将石礅与房顶的两根梁连接起来,起到固定的作用。碾盘上方造了一道直径3米、镂空的圆形围栏,二楼透下来的光亮正好照在碾盘上。碾砣是一个圆柱形的石碾子,重约800公斤,两端直径相同,表面光滑不易粘米面,石碾子的两端中心位置各有一个凹进去的洞,是装碾杆的位置,当地人称为“脐”。脐与碾杆的连接设计十分巧妙,两端的短碾杆各装有两个锥体的铁制品,与脐悬空连接。这样,当石碾子在碾盘上滚动的时候,就十分省力。
楼梯角的石臼,是玉屏彝族祖辈们运用杠杆原理制作的。
埋进地下的生产工具
在古代,石臼是人类生活的必备工具,它和水井一样是人类定居点的标志,是人类利用石材进行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食物、药材等的一种生产工具。
“臼”在有些地方也叫“石碓窝”。《易·系辞》中记载:“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原始之杵臼是地臼,即在地上挖个坑,铺上兽皮或麻布,尔后倒进谷物用木棍舂打。断木作杵地掘臼,捣舂之法由此始。有大小,方圆,地上与地下,用手发力与用脚发力,公用与家用等诸多区分。
玉屏古磨坊里的石臼,属于在地面挖坑后埋进地下的公用的生产工具。它的臼面与地面齐平,在距离石臼一米左右的位置设有支点,方、圆两根不同形状的梁,十字穿插后固定于支点上。圆形梁与臼面平行,两边各安装了一根圆木做扶手,下方架起一根约一丈多长的方形梁,一头落地供人们脚踩,另一头装了一个石杵,石杵正对臼心。整个设计运用杠杆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操作时人只需用手握住扶手,用脚连续踩踏落地的木杠,脚碓就能工作起来。
古磨坊的历史
据该村的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回忆,这个磨坊建于明代,当时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迁徙时代,他们的祖辈由外省从军到云南,在现在的村庄安了家,后来就建造了这个磨坊。从祖辈开始,村里的家家户户都用磨坊里的工具碾米、磨面、舂米、舂年糕。像这样的巨型石碾,最多的时候,一次能碾1千斤左右的米面,由于石碾体积较大,碾少了也不行。新中国成立后,磨坊里的这些工具依然是村里人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具。
20世纪60年代,村里人都在磨坊里加工粮食。那时候,逢年过节磨坊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家家户户都到这里加工食用的米和面,这里也成了小孩们玩乐的天堂。小孩们总是兴高采烈地拿着木棍赶牛拉碾子,大人则在旁边不停地忙活着,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后来村里通了电,生产工具也不断改进,磨坊就渐渐被人们淘汰、遗弃了。
虽然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家庭都有了自己的小型碾米机,可磨坊的存在对他们依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古磨坊记录了这里200多户村民祖辈生产生活的历史,也记录了他们许多童年的美好回忆。
据研和街道工作人员张雁鸿介绍,磨坊于2010年后进行了修缮。修缮前房顶漏雨,有倒塌的危险,二层楼没有楼板,是空的。当时从房屋安全,保护现有文物的宗旨出发,社区向街道报告后,街道与社区、小组一起出资,投资13万元,对古磨坊的房屋进行防漏维修,使其保持原有的面貌。在修缮时,二楼上建起了圆形围栏,才有了现在的透视效果。张雁鸿告诉记者,这些生产工具见证了彝族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好多外地人都慕名前来观看古磨坊。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人类祖先不断发明新的生产工具,石碾、石磨、石垒子、石臼……这些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古磨坊的生产工具也见证了玉屏彝族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彝族群众的勤劳与智慧。(记者 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