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晋明:抓住高考机遇改变家庭命运
李晋明(右)与同事一起进行卷烟滤棒加香物试验
“1978年的高考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它让我拥有改变自己及家庭命运的能力。”谈起41年前参加的那次高考,在云南中烟技术中心工作的李晋明仍旧感慨万千。
李晋明1960年11月出生在红塔区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在兄弟4人中排行老大。李晋明的父母都是单位职工,他们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年少时,李晋明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1973年的小升初考试就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虽然成绩一直不错,但1966年至1976年的11年间,高考制度被废除,上大学实行的是推荐制入学,一般没有家庭背景的人,都进不了大学校门。”李晋明回忆道,所以在学习上也是为了面子而稍微尽力一些,就想着初中毕业后早点出来工作,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抓住恢复高考制度的机遇
初中毕业后,由于李晋明成绩较好,学校老师建议其父母让他继续上高中,多学点知识。“现在想想,我很感谢当时玉溪一中教我的老师,如果没有当初老师的建议,难说我的命运就和现在不同了。”李晋明说,他上高二的时候正是1977年,那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恢复高考,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心里乐坏了,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取大学。
恢复高考为千万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全国有570万名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10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1978年,全国有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
时至今日,李晋明仍旧清晰地记得自己1978年参考高考的场景,他坐在教室最中间的第一排,监考老师就站在他面前,考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英语6个科目,英语30分满分只作为参考分,虽然考题难度与现在相比不算大,但概括推理性较强,他考了269分,在全班63名同学中名列前茅。
高考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李晋明告诉记者,填报志愿的时候,他首选师范类院校,因为师范类院校有伙食费,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期间,因家离教育局很近,他隔三差五地跑到教育局去问录取结果,当得知自己被昆明师范学院(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录取后,他高兴了好几天。“玉溪一中1978届有6个班340人左右,考取本科的有20多人,专科有10多人,当时我们班就只有3人考取本科,我是其中之一。”李晋明说,由于高考中断了10多年,所以恢复高考前两年报考的人年龄差距大,当时与他同一个班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31岁,而18岁的他则是班上男生中年龄最小的。
进入大学后,李晋明开始在一条新的人生轨道上奔跑,他不只是摆脱了物质贫乏的困扰,更是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和思想上的自由。当时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是国家稀缺人才,不用交学费。李晋明说,当时国家发的生活费是每人每月15元,他还能挤出几元零花钱,那会儿看场电影只要2角钱。值得高兴的是,继李晋明考上大学后,他的两个弟弟也相继通过考试进入了大学深造,现在兄弟4人中有2人是工程师,2人是教师,通过高考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大学毕业后,李晋明先后在玉溪一中、玉溪师范学院等学校任教,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自2004年至今,李晋明转岗到云南中烟技术中心从事烟草化学研究工作。在烟草科技研究工作的10多年中,其参与或主持多个科技项目,并获得5项烟草专利授权(其中4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于2010―2014年被评为玉溪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
40余年过去了,但1978年的高考在李晋明眼里,仍旧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拐点。(记者 黄思敏 申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