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查联智:无悔青春献黉门

时间:2019-09-18

原标题:查联智:无悔青春献黉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他的座右铭。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他34年扎根农村教育,从教师到中心学校负责人,一步一个脚印,用青春和汗水追逐乡村教育梦想,用执着和拼搏不断书写乡村教育新篇章。是他,让大山深处的课改响誉大西南;是他,让一个偏僻小镇的教育走在全县前列。他就是威信县水田镇中心学校校长查联智。

在山区小学教育战线上奋斗的34年里,他一路艰辛一路凯歌:先后被评为威信县“课改先进个人”“昭通市首届名校长”;今年被评为云南省2019年度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

“敬业、爱生、奉献”,这是很多学生家长和同事对查联智的评价。

1984年8月,刚从昭通师范学校毕业的他背上简单的行李来到水田乡香树小学工作,任四年级的班主任,这些学生有读过一、二、三、四年级的,也有的是文盲,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学生与他同龄。他不仅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和承担所有的课程教学,还要管学生的食宿。他根据学生实际,语文教学从拼音开始,数学教学从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开始。每天面临一大堆问题,他沉下心来,既当爹又当妈,一件一件地解决,不懂的就向老教师请教,艰苦的条件和教学的艰难几乎让他崩溃。凭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他默默坚持,从不言退,与孩子们共同成长。1986年6月,他所教班级的41名学生参加小升初考试,1名学生被县一中录取,38名学生被水田中学和县民族中学录取,创造了水田乡小升初考试升学率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1994年,他辅导的学生分别荣获全国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当年他所带的班级学生参加小升初考试,有3名学生被县一中录取。

“我是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深知教育对农村娃娃的重要性,面对他们求知的眼神,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爱和知识陪伴他们成长,让他们早日走出大山。”说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查联智很感慨。

长期以来,水田镇信息闭塞、师资薄弱、群众观念落后,山区教育基本靠生硬灌输来进行。

“虽然办学条件落后,但办学思想不能落后,学生的成长不能落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实行课改是一条必由之路。”2010年,时任水田镇中心学校校长的查联智铿锵发声。

为让课改起到实效,在课改之初,查联智带领班子成员深入课堂,顶风雨、踏泥泞,不停奔波于全镇各校点课堂,一个学期听完所有老师近100堂课,经过反复的听课、评课、思考,按照“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课改目标,提出了“两步八环节”的教学模式。但是,来自教师和家长的质疑、困惑,甚至对抗,让课改之路步履维艰。

“刚开始接触‘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的时候,心里没有底,感到很迷茫,难于操作。”水田镇中心学校教师余进贵坦言。

面对重重压力,查联智以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强势推进课改。

2010年秋,查联智把《运用“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申报为国家级立项课题,并借此机会开展课改。

2014年6月,国家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会长冯恩洪在水田镇中心学校进行课改经验考察时盛赞:你校是大山深处的课改红旗,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旗帜。

这里,宁静,创新的浪潮却汹涌澎湃;这里,偏僻,课改的声音却响彻群山之外;水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因课改而在云贵川驰名,2013年至今,有5400多人次到此参观交流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查联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是满腔热情地工作。34年来,他除了父亲去世请过3天事假,做阑尾炎手术请过10天病假外,均坚守工作岗位。

天道酬勤,查联智的艰辛付出最终结出累累硕果:2014年水田小学被省教育厅评为“身边美丽学校”;他带领老师们圆满完成1个国家级立项课题、3个省级课题;其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在《未来教育家》《云南教育》《昭通教育》《威信教育》等刊物上发表;2015年7月其主编的《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一书列入《行知工程》丛书系列。(通讯员 郑鸿文 郑燚)

  • 上一篇:昭通市文联四措并举 助力花鹿坪村脱贫攻坚
  • 下一篇:郑成保:负伤不忘扶贫工作